说到过敏性休克,想必众多的临床药师并不陌生。许多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是过敏反应最为严重的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有效药物,以往过敏性休克常采用地塞米松治疗,但其起效慢,作用时间长。同时,医院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
那么,地塞米松VS甲泼尼龙,到底谁更适用于临床治疗过敏性休克呢?
医院曾做过这样一个治疗对照,将40例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均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血常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其他生化检查,均采用常规治疗,采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扩容,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g,抗生素常规抗感染,应用血管活动性药物,治疗心肌缺血等并发症,对于血压持续偏低者给予多巴胺升压,辅以保护心脑等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此基础上进行如下治疗:
对照组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然后静脉维持滴注0.9%氯化钠溶液ml+地塞米松10mg。
VS
治疗组
先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g,然后静脉维持滴注0.9%氯化钠溶液ml+甲泼尼龙mg。
结果
观察比较2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尿量。得出如下图1所示的结论:
讨论
过敏性休克是较为严重的全身过敏性反应,主要是由于过敏性体质患者受到过敏原刺激后可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其可附在细小血管周围组织的肥大细胞膜上,但机体再次受到过敏原的刺激时,IgE抗体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为全抗原,介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细胞三烯和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进而引起血压降低和有效循环量下降。
过敏性休克属于临床上的急危重症,若治疗不及时患者的死亡率较高。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特性,其在缓解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病情方面有重要作用。
地塞米松是人工合成的长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种免疫抑制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以往常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但由于其起效较慢,不利于患者的抢救。
甲泼尼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特性,其主要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阻遏一些重要的炎性介质的转录合成,减少炎性周围的免疫活性细胞。
甲泼尼龙在体内可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很小,患者一般可耐受,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
另一方面,甲泼尼龙能减少溶酶体酶的释放及降低血管活性物质,减少前列腺素和相关物质、嗜酸性细胞,组胺、缓激肽、儿茶酚胺的浓度,减少血管扩张,从而改善病情。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甲泼尼龙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症状缓解时间、5h内尿量均显著优于地塞米松组(P<0.05),这提示采用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起效迅速,可有效控制病情恶化。综上所述,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疗效较好,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效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熊汉忠张福瑜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疗效比较
如果您也有用药案例、经验与我们分享,欢迎前来投稿,投稿请添加头号药师小客服(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