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性过敏日”,近十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急剧上升,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30个国家过敏性疾病的调查显示,22%的人罹患过敏性疾病。由于经济社会的进步,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过敏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二十一世纪的流行病。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发起的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过敏反应及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儿童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胃肠炎(食物过敏)、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过敏不仅会影响儿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疾病频繁发作,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过敏性疾病是相互关联的疾病,哮喘患儿多数有过敏性鼻炎,常常先有过敏性鼻炎,之后出现过敏性哮喘,再进一步询问病史,这些孩子多数在生后有湿疹和(或)食物过敏,或者有家族过敏疾病病史。
儿童过敏性疾病众多、复杂、且与环境和遗传背景有关,加之过敏原检测容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导致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容易出现诊治不足或过渡,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规范过敏性疾病的范围,避免造成扩大诊断
目前儿童有关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异位性皮炎(或严重湿疹)、急(或慢)性荨麻疹、食物与药物过敏(有明确的临床表现,如皮疹、神经血管水肿)等,除此之外的其他疾病有其各自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也许过敏仅仅是一个因素之一,不能被诊断为“过敏性疾病”。不应该过分限制“食物”,以免造成营养失衡和心理行为问题。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均应该按照“防治指南”的原则进行治疗,在合理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并给予环境控制,健康教育和管理,而抗过敏或者脱敏治疗是在一定基础和条件下的选择。
2、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儿童性疾病应首选第2代抗组胺药,包括开瑞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严重者可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吸入糖皮激素(ICS)因其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是儿童哮喘的首选药物,白三烯拮抗剂由于作用机理独特,通常不单独使用。环境控制是所有过敏性疾病的基础治疗,发现环境过敏原并且避免是最有效的方法,但通常“过敏原”难以确定,这时不应该再强调环境和饮食控制,应该给予药物规范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引起过敏的因素。
3、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问题
虽然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病因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唯一被“批准”的是“尘螨过敏原”治疗。但由于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并非单一一种,加之其“时间长、花费大”不应推荐作为首选治疗,儿童的年龄不应小于5岁,避免不进行药物治疗而选择免疫特异性治疗。
4、关于食物过敏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检测方法的改进,实验室检测出食物过敏症迅速增加,但其中不乏“假阳性”,要对检查结果仔细分析,应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生活中的“饮食的真实情况”,同时还要参考检查结果的“级别”指导家长防治。应提倡母乳喂养,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者,应推迟添加辅食的时间至6月以后,可以补充益生菌进行干预。不应过分解读食物过敏的作用,需要从整个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的角度去观察,目前饮食的现状是自然的和历史的选择,是合理的方式。对于有明确发病机理的疾病,虽然检测过敏原阳性,不应用过敏解释其发病机理,以免造成混乱。
总之,过敏性疾病既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如“过敏性休克”,也是一个全新的疾病如“食物过敏症、”,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加以对待。(本文为西安医院儿科侯伟教授撰写,以此宣传“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