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了70年的儿童药宣布禁用这10种万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要问当妈后最怕什么?

那一定非“娃生病”莫属了。

每次娃生病

看着他难受的小模样

当妈的都恨不得能有一副灵丹妙药

让娃马上好起来。

但是儿童用药可不是小事,要谨慎再谨慎!

还记得前段时间央视发布的那部刷屏的儿童用药宣传片吗?只是一次普通的发烧,吃完感冒药后,5岁的孩子永远的失去了听觉!

小女孩说:“吃完感冒药后,我的听力越来越弱,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我很努力的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请注意:这些药——

如果你家有“上榜”的,

别犹豫,赶紧扔掉!

如果医生还给孩子开,

别犹豫,你可以说不!

宝宝感冒,这4种药别吃了

一、伪麻美芬滴剂(艾畅)复方感冒药、容易药物过量2岁以下禁用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是一款儿童复方感冒药,相信很多家长都给孩子吃过。

作为曾经的儿童明星药,经强生公司主动申请注销,今年6月,在国家药监总局发布的《关于注销多潘立酮混悬液等5个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的公告》中,艾畅就是其中之一。

艾畅的主要成分是伪麻黄碱和右美沙芬,属于复方感冒药。孩子服用复方感冒药,很可能用药过量,美国就曾经有多名儿童由于过量服用感冒药导致死亡的案例。

二、小儿氨酚黄那敏复方感冒药,容易药物过量2岁以下禁用

每次提到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脑子里都会响起“小XX妈妈课堂开课啦”这句洗脑般的广告词。

不光是广告,在我们之前的一篇文章里面,很多家长都留言说孩子感冒一直吃小儿氨酚黄那敏,甚至还是医生给开的!

不仅如此,从年到年,这六年来医学界还在持续不停科普这类复方感冒药。目前,对于儿童服用复方感冒药,美国儿科协会提出:

2岁以下禁用!4岁以下不推荐使用!4-6岁儿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只有6岁以上儿童才能根据需求自行使用!

三、蒲地蓝消炎制剂不良反应多儿童慎用

对于很多妈妈来说,蒲地蓝这个药名一定不会陌生。

孩子发烧感冒,来一盒!

孩子呼吸道感染,来一盒!

孩子手足口感染,也来一盒!

..……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被“口口相传”的万能神药,它的说明书上竟然写着: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所以今年10月份,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修订追风透骨制剂和蒲地蓝消炎制剂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中明确指出,蒲地蓝消炎制剂,孕妇和过敏体质儿童、脾胃虚寒者慎用!

药品说明书经过修改,还增加了9项不良反应!

所以,妈妈们,对于先是不良反应、禁忌等各种不明确,到现在增加了9项不良反应的蒲地蓝,可别再有事没事来一盒了,是时候让它走下神坛了!

宝宝发烧,这3种药别吃了

四、柴胡注射液不良反应多儿童禁用

柴胡注射液是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剂品种,迄今已经有70年历史了。也一直被当做“退烧针”,在儿童退热中普遍使用。

今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要求修订柴胡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中,明确要求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进行修订。在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

在儿童临床用了70年的“退烧剂”,为何如今突然被禁用?看看修订后新增的,心里有数了。

要知道,在这之前,柴胡注射液的一概写着大家熟悉的四个字:尚不明确。

而在最近的20年临床应用中,因注射这个药物而出现过敏、晕厥,甚至死亡的孩子不在少数。小编真心觉得,柴胡注射液的禁用真是“大快人心”!

五、赖氨匹林(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脑水肿、肝功能衰竭

16岁以下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提到赖氨匹林妈妈们可能比较陌生,但如果说到阿司匹林大家就熟悉了吧。赖氨匹林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作退烧药物,它进入人体后,会释放出阿司匹林,而起到退热作用的正是阿司匹林。

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赖氨匹林等同于阿司匹林。

今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注射用赖氨匹林修改说明书的公告》中要求:

该药的说明书里增加警示语:“本品可导致过敏性休克、严重皮肤损害等不良反应……”

说明书项下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儿童发烧可能是流感病毒或水痘病毒引起,当体内有这两种病毒时,服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可能会引发脑水肿及肝功能衰竭,这种严重的不良反应被称作“瑞氏综合征”)

六、安乃近鼻滴、注射液过敏性休克、有致死风险

美国已禁用40年

“发烧了,来片安乃近就好了”,这句话想必是很多80、90后妈妈都听到过的吧。

但早在年美国就已经禁用安乃近了,并将该药品从美国市场上撤出,多种剂型的临床应用被停止。随后,日本、澳大利亚、伊朗等先后约30个国家明令禁用或限用安乃近。

但直到现在,我国还有很多地方把安乃近信奉为“退烧神药”,甚至有些医生还在开这个药!

今年年初,江苏的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称:

今天带小宝看医生,前面一个发烧的娃医生给开了安乃近注射液,我顿时吓得下巴哆嗦,又没法掉头走。哎,医疗进步在哪里?

随后类似“美国禁用40年,我们还在给孩子用!”的文章在各个妈妈圈热传。

安乃近之所以被很多国家禁用,是因为它的副作用发生概率高,副作用反应大,有引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严重的可休克、致死。

宝宝发烧,蓓灵童有话说

其实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医生并不建议一发热就用药退烧,只有超过38.5℃,才考虑用退烧药。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儿童推荐的两种退烧药分别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2~3个月以上的宝宝,布洛芬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只要遵医嘱按剂量服用,就会很安全。

宝宝咳嗽,这2种药别吃了

六、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容易依赖、成瘾,危及生命

12岁以下禁用

光说可待因,可能妈妈们不知道什么。那如果说吗啡,大家一定就知道了。

可待因和吗啡是「兄弟」,都是从罂粟壳里提取出来的,可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不恰当地使用还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极度嗜睡、意识混乱、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

今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修订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公告》中提出,对相关药品等进行修订。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12岁以下儿童禁用!

除了明确标注了可待因成分的药品外,还有一些标注了罂粟壳、复方樟脑酊等成分的药品,也含有可待因、吗啡的类似成分,有类似副作用。

下面简单为大家列举了部分含药品

↓↓↓

七、含有(非那根)异丙嗪的止咳药

副作用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2岁以下禁用

非那根(异丙嗪)看似也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药品,但它经常被混在中药止咳药中来使用,最常见的就是:

伤风止咳糖浆

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上边说的两种止咳糖浆,很多宝宝都喝过吧,大事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警告:非那根(异丙嗪)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

因为它的副作用较大,可能导致两岁以下的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含有这个成分的药物还有很多,不只是止咳药,在给孩子吃药的时候多留心看看成分表。

宝宝咳嗽,蓓灵童有话说

1.咳嗽不是病,而是一种症状,是孩子排出气管内异物、细菌病毒或痰液的一种方式。所以说咳嗽并不是坏事,也不需要刻意止咳。

2.咳嗽是不会咳嗽出肺炎的。肺炎是由病原体引起,跟咳嗽并没有直接联系,咳嗽并不一定是肺炎,肺炎也不一定会有咳嗽的症状,完全没必要强行联系在一起。

3.孩子咳嗽不严重,家长可以帮忙缓解不适,如果咳嗽时间超过2周,严重影响正常进食和睡眠,建议及时就医,不要自己盲目吃止咳药。

这2种“抗病毒神药”

也别给宝宝吃了

八、匹多莫德可能损害消化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

3岁以下禁用

今年1月,冀连梅药师曾经发文《一年狂卖40亿的匹多莫德,请放过中国儿童!》,将匹多莫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今年3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在说明书中明确标明:3岁以下儿童禁用!

匹多莫德在过去一直被视为对抗病毒、提高孩子抵抗力的神药,是儿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医生们的宠儿,不管是感冒、还是发烧、还是咳嗽、甚至是荨麻疹,基本上医生都会开几盒。

但事实上,这样的一个儿童畅销药,它的真实效用和安全性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验证,可以说目前还属于“小白鼠”阶段,受到了很多专家的质疑。

八、利巴韦林(病毒唑)

可能引起全身系统损伤、有致癌风险

不推荐儿童使用

在中国,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普通感冒还是轮状病毒肠炎,亦或是普通型手足口病,都可能被开利巴韦林。

据说,一百张儿科处方里,十几张有利巴韦林,医院的孩子里,八十几个被用过利巴韦林!

马伊琍也曾在微博披露利巴韦林的滥用

↓↓↓

虽然利巴韦林在国内被广泛使用,但在欧美国家却是被控制得很严格,因为它的副作用非常多,而且很大,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系统等都有损害,甚至还有致癌风险。

其实早在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提出了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十多年来,也一直有儿科专家反复提过利巴韦林的危害。

加入我们学习长太特色疗法

长太滴灌绿色疗法将给基层医生、给患者带去最适宜的中医技术。

不打针不输液拒绝抗生素!避免医疗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推广绿色疗法,我们是认真的!

1.用药更安全

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儿童(尤其是1-3岁婴幼儿)的肝、肾等器官发育还不健全。口服给药,一般经由肝肾等器官代谢;而直肠给药是通过直肠的黏膜吸收,直接进入大循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2.用药更准确

直肠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小儿口服给药不易灌喂,孩子在哭闹时易出现呛药、呕吐,往往影响有效剂量;注射给药,虽有它一定的优点,但不易被儿童接受,且不方便,需在一定条件和操作技巧下才能完成,直肠给药只需让孩子俯卧位,将药液轻轻推入肛门内。

3.疗效更好

直肠给药途径吸收快、起效快:国内外有关人员曾对片剂、胶囊、注射剂、栓剂等四种剂型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研究,结果,直肠给药半小时就能起效,口服约一个小时起效。它们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相似,都约4小时。注射给药,吸收快,但消除也快,在体内维持血药浓度时间很短,呈直线下降。因此儿童直肠给药比其他给药途径更好、更优越。

中药滴灌特色疗法温馨提示

1、——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药滴灌绿色疗法是内病外治靶向给药,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

2、中药滴灌通过肠道吸收药物后,直达病灶,少输一瓶液。真正杜绝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及危害,提高人体免疫力。

3、请认准长太中药滴灌绿色疗法,纯中药治疗:绿色、安全、无痛苦。

4、年12月2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18项中医技术,其中有中药灌肠技术、中药敷贴技术,

 

操作方法:

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者药物装入一次性使用灌肠器,然后放在专用的恒温水箱加热,再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途径。加热温度宜在35-40度之间(注意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直肠滴入管插入深度

成年人:10——15CM;儿童:5——8CM。滴入液温度为35-40度。体位:成年人一般取左侧卧位,小儿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中药滴灌绿色疗法请认准北京长太创新中医药研究院,为您打开绿色通道,轻松行医,快乐生活,名利双收!

如果您是一位乡村医生!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zl/1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