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坐拥丰厚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地理环境较为优渥,一直在世界上都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
尤其是在年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后,更是先后多次出兵中亚地区,稳固了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甚至还出兵拿下了克里米亚半岛,让外界对于俄罗斯军事实力的猜测众说纷纭。
然而在俄乌战争之后,俄罗斯虽然在前期占据了有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逐渐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情况,反而与乌克兰军队陷入到了僵持当中,双方都不愿意就此停手。
普京要知道,在还未开战之前,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纸面实力压根就不在同一层次,甚至就连美国都悲观地认为,乌克兰可能拖不住俄罗斯一个月的时间就会被拿下80%的城市。
然而俄罗斯至今为止,都没能彻底让乌克兰屈服,甚至还在多个战场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这种变化的背后,便折射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俄罗斯的军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衰落,已经压根无法支撑起普京的野心。
俄军普京的野心作为俄罗斯的领袖,普京在年从叶利钦的手中接受总统一职的时候,便曾经留下了豪言,向俄罗斯的民众表示,给他20年,便能还给民众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这一举动使得普京支持率暴涨的同时,也为普京的野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一个大国领导人都有着一个强国的梦,尤其对于普京而言,俄罗斯的光辉历史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政治斗争的经验和宗教文化,更多的还是对一个强大且现代化的国家的渴望。
因此在普京上台之后,便曾多次向北约抛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够让俄罗斯融入到欧洲当中,自己则引领俄罗斯成为新时代的彼得大帝,让俄罗斯重铸辉煌。
普京可惜的是,由于俄罗斯是苏联解体后最大的受益者,再加上北约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以维持自身的扩张和稳定,因此普京的想法一直没有得到欧洲的认可,俄罗斯依然游离在欧洲之外。
但欧洲阻止得了俄罗斯加入,却阻止不了普京想要将俄罗斯做大做强的梦想。
事实上,在俄乌战争之前,普京确实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为俄罗斯民众,也为世界各国打造了一个正在逐渐变强的世界大国的形象。
年之前,普京先是整顿内政,将趁着苏联解体而不断操控国家经济命脉的各路寡头一一清除或是收回权力,并且还拿下了一直想要独立的车臣势力,使得俄罗斯没有继续遭受到重创。
俄罗斯而且在政治上虽然没有拿到什么好处,但在经济上,俄罗斯凭借自身的自然资源,还是在欧洲市场里占据了不小的份额。
在年战争还未开始时,俄罗斯就已经依靠能源长期高价出口,已经有了将近六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远胜于年时期的俄罗斯。而在内部整顿基本结束之后,普京便将自己的野心伸向了中亚地区。
从年,俄罗斯便先后出兵格鲁吉亚、叙利亚、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国家,甚至还在年再次拿回了克里米亚半岛,使得当时的欧美都吃了不小的亏。
在军事领域内奠定了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形象,也使得欧美国家虽然一直在叫嚣,但却无法完全与其脱钩。
普京而在普京的战略规划当中,乌克兰便是对外阶段的最后一环,只要能拿下乌克兰,那么接下来的俄罗斯就能凭借内部空前高涨的信心和欧洲对俄罗斯实力的畏惧。
重新划分欧洲的势力范围,继续影响亚欧大陆,牵制美国与中国的同时,继续开发北极,形成世界三极的格局,真正做到让俄罗斯重归强大。
而在年时,欧美国家由于环保政策和新冠疫情影响,导致本土能源供不应求,俄罗斯赚的盆满钵满。
俄军而美国内部又有两党争斗,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又都出现了国家领导人交接的情况,南边的中国又因为美国的围追堵截急切地需要稳固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
对于普京来说,这简直就是上天给予俄罗斯最大的崛起机会,只要对外扩张拿下乌克兰,那么普京的对外战略便能圆满结束,他的野心便能更进一步。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即使普京已经在大的战略上做到了优秀,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依然得不到。作为战争主力的俄罗斯军队,早已无法支撑起普京的野心了。
普京衰弱的俄罗斯军队其实俄罗斯军队的衰弱,早已有迹可循。在苏联解体之后,为了得到欧美国家的认可,避免热战的发生,苏联解体后的早期,俄罗斯便在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对欧美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让步,甚至还主动自废武功,削减了军队和核武器的数量。
然而在叶利钦的错误带领下,俄罗斯最终还是因为所谓的经济休克疗法,导致自身经济陷入到了大崩溃当中。
在苏联解体8年后,也就是年时,俄罗斯的工业总产值就只剩下了苏联时期的5%,但物价却飙升了将近%,全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只剩下了亿美元,而当时的俄罗斯还欠着多亿的美元外债。
在这种沉重的债务下,俄罗斯又不得不向欧美国家求援,继续出卖国家资源才能勉强维生。
俄军在这种经济压力下,俄罗斯的军队自然也没有了维持的基础,军费开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只剩下了47亿美元,而同时期的美国军费却是亿。并且这47亿美元还要扣除掉很大一部分维护武器的费用。
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年俄罗斯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俄罗斯国防部的上校每个月只能拿到50美元的薪水,而在他们之下的军官或士兵,这个数字是3美元,甚至还会被经常拖欠。
为了存活,各地军官只能默许士兵偷吃国家战略储备甚至是带回给家里,以免发生哗变。除此之外,不少俄罗斯军官甚至带着自己的部队做起了“副业”。
根据美国与西欧公开的情报档案显示,在苏联解体之后,有约20%的俄罗斯边防军官向周边国家倒卖军火,光是到了年时,南高加索地区的非法武装就得到了近20万件武器,都是由当地士兵偷盗转卖。
俄罗斯同时还有不少军官利用自身职务之便,开始与当地黑帮同流合污,以收取一定份额的抽成为交换,掩盖当地黑帮走私的罪行。
就连新时代战争当中占据战场最重要地位的空军,俄罗斯也无法保障他们的正常训练和运行。
在俄罗斯后续披露的资料里表示,至年时,整个俄罗斯只配给了50万吨的航空燃油,是苏联时期的五分之一,因此俄罗斯99个战备机场当中,有将近60个完全没有燃油储备,成为了摆设。
而这种长期的经济危机,也使得俄罗斯军队彻底失去了战斗力,有能力的人要么退役前往他国,要么另寻出路与黑帮同流合污。
在普京上台之后,虽然从各路寡头手中拿回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并重新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但基础已经被摧毁大半的俄罗斯军队,依然没了苏联时期的精气神。
普京俄乌战争的走向不过虽然俄罗斯的军队已经远逊于当年,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面对已经自废武功的乌克兰,俄罗斯军队还是能够交出不少亮眼的战绩,然而在欧美开始给予乌克兰场外援助和军备支持之后,俄乌战争的局势又开始变得焦灼起来。
对于已经七十余岁的普京而言,年龄就是他最大的问题,已经治理了俄罗斯将近二十余年。
一旦自己不能在离任或者死亡前达成让俄罗斯重新成为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那么欧美国家必然卷土重来,彻底分裂俄罗斯,以确保俄罗斯不会再次出现能够与欧美国家抵御的力量。
而想要避免这一点,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之中,就必须要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也就是完成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将乌克兰与俄罗斯再度在文化和地理上融合,以达到威慑北约的目标。
乌克兰战场俄乌战争早期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对乌克兰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摧毁,主要原因便在于此。
然而普京的战略规划并非毫无阻力,乌克兰的背后还有着北约。
虽然乌克兰早期并没有被欧美国家看好,但在泽连斯基展示了自己的价值之后,北约也成功煽动了东欧国家对于苏联的恐惧,并将此转化到了俄罗斯的身上。在收到北约国家的军事支持之后,乌克兰也有着充足的底气面对俄罗斯。
因此俄乌战争的最后,必然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普京成功拿下乌克兰,在稳固了俄罗斯内部政治的同时,由自己和接班人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彻底吸收乌克兰并向北极拓展,实现世界三极的战略规划,让俄罗斯走向强大。
要么就是欧美国家以乌克兰为代价,彻底耗光俄罗斯的战略元气,将普京赶下台,从而促使俄罗斯像前苏联一般再度走向分裂,永无东山再起之日。
普京结语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战争在愿意时发起,却不会在乐意时结束。
对于普京乃至俄罗斯而言,对乌克兰的战争是战略规划上必要的一环,然而俄罗斯军队的衰弱,却为这个优秀的战略规划蒙上了一层灰雾。
俄罗斯究竟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结束这场战争,俄乌战争的最后走向究竟如何?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了。
参考文献[1]胡炜.《俄罗斯军队的职业化变革》[J].国际资料信息,年;
[2]米军.《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与普京地缘政治观的转变》[J].国外社会科学,年
[3]吴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改革与建设》[J].黑龙江社会科学院院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