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驾车人士抱怨,吃了感冒药后开车常常会犯困,车开得“晕晕乎乎”!很多人并没意识到,这种犯困的现象其实是药物引起的,而上述疲倦、瞌睡等反应容易导致驾驶员的驾车能力受到影响。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近年来这一认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是,很多人还未注意到,“药驾”其实也是潜在的驾车危险因素之一。
“药驾”是指驾驶员在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驾车出行的行为。
哪些药物会影响驾驶?
这些药物可以带来哪些不良反应?
服中枢抑制药后爱睡觉常见的影响驾驶能力的药物:
一些对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的镇静催眠药物、感冒药、抗过敏药、镇咳药、止痛类药等。
服用这些药后影响驾驶的不良反应包括
嗜睡、眩晕、幻觉和视力模糊等,区别在于有些药的副作用强,有些则弱。
感冒药和抗过敏药
这两类药物中都含有抗组胺成分,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让人产生困倦、嗜睡、头痛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驾驶。
感冒药中最常有的抗组胺成分是氯苯那敏,如新康泰克、快克、速效伤风胶囊、维C银翅片、小儿速效感冒冲剂等。
含抗组胺成分的常见抗过敏药除了老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外,还有阿司咪唑、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这些药物容易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新一代的抗过敏药嗜睡的副作用相对小一些,但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少数人也有可能会产生此类不良反应。
止咳药
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具有止咳、镇痛、镇静的作用,服用后容易产生疲倦。当然,含其他成分的止咳药如喷托维林(咳必清)、苯丙哌林(咳快好)等,一般也或多或少有一些类似的作用,从而影响司机思维的敏捷性。镇静催眠药
这类药物主要是起到抗焦虑和镇静的作用,服用后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人反应变慢、头晕、虚弱无力。这类药物包括地西洋、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等。镇痛药
含有鸦片、吗啡这类成分的镇痛药一般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服用后容易让人产生幻觉,影响驾驶安全。抗精神病类药物
常见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和抗癫痫类的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如利培酮、奥氮平等,容易使人头晕,反应减慢。驾车应慎用的常用药除了这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外,还有一些常用药可引起强烈的不良反应,可能影响司机的注意力,应慎用。
抗菌药
长期服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会导致头痛、眩晕、耳鸣、颤抖、视力不清、平衡失调等不良反应,因此驾车时应该慎用。降压药
服用普萘洛尔、利血平、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可能会导致低血压,而低血压则容易产生头晕等不良反应,驾驶员应慎用。
现在有些新型的降压药,如缓控释制剂,调节血压的作用比较平稳,不会导致血压有较大的波动,服用后一般不会影响驾驶。
降糖药
有些降糖药容易引起低血糖的症状,如头晕、心悸、出虚汗等,影响开车操作。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降糖药都会有此反应,主要以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较为多见,如常见的消渴丸,所以驾驶员可以选择那些降糖作用比较平稳的药物。某些中药
天麻常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被使用,其中含有的天麻素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人参、西洋参等药具有一定的抗疲劳的作用,服用后容易出现欣快、烦躁等症状,服用后同样不利于驾车。除了上述药物外,很多老年人常吃的保健食品一般都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如脑白金中的褪黑素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也会影响驾驶。
为了避免“药驾”所带来的危害,无论是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专业驾驶员,还是普通民众,在服药期间都应尽量避免开车上路。
如果必须驾驶,那么在服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应注意用量、禁忌证和副作用,或向医生表明自己的司机身份,让医生选择那些不影响驾驶的药物。
如果在服用某些药物之后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止驾驶。
(来源:台州市场监管)
国内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引起白癜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