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有许多病例
每篇反映了某种药的一种不良反应
然后还有一些讨论
还有总结和注意事项
文章最后笔者还光明正大告诉你:
出现什么症状需考虑为这种药的不良反应
病例
患儿,女,10岁,因呕吐4次入院就诊,医生检查后,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肌注,同时给予甲氧氯普胺片5mg口服,3次/日,夜晚患者出现嘴角抽搐、双眼频眨、双手抖动症状,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咽稍红,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无渗出,心肺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医生怀疑为胃复安过量所致副反应,医嘱立即停药,留察,给予安定5mg肌注,补液,呋塞米处理。1小时后症状明显减轻。6小时后,症状消失。
在这个病例中,甲氧氯普胺出场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说说Ta。
甲氧氯普胺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药,可直接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同时具有5-HT3受体拮抗药特性以及拟副交感神经药的活性。甲氧氯普胺的常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其适应证包括慢性胃炎,胃下垂以及功能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腹胀、腹痛、嗳气;胃排空延缓以及糖尿病性胃排空障碍;以及手术、化疗、外伤、颅脑损伤等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4期中说到,需警惕甲氧氯普胺的安全风险。那么,甲氧氯普胺究竟有哪些副作用?
我们一起来看下面几个病例。
锥体外系反应某男性患者,因左侧精原细胞瘤术后住院化疗加放射治疗,出现呕吐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肌注甲氧氯普胺20mg,bid,5d后出现颈项强直,立即停药,2d后症状逐渐缓解,1周后自行恢复正常。分析原因,此例患者发生颈项强直是由于使用甲氧氯普胺时间过长所致。
锥体外系反应是甲氧氯普胺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僵硬、肌肉不随意收缩、抽搐、震颤等,大多数不良反应在用药1天内出现,大剂量用药、静脉给药速度过快、长期用药等均易诱发锥体外系反应。
过敏性休克一名72岁男性患者,因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反酸,肌注甲氧氯普胺10mg,注射后约3min,突然出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头晕、视物模糊、全身出冷汗、意识模糊,测心率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60/20mmHg。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吸氧、保暖,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mL加参麦注射液80mL静脉滴注,约15min后患者症状缓解,病情平稳。
本例在输液操作过程中护士严格无菌技术,药品应用前未发现浑浊、沉淀、变色,在有效期内使用。注射甲氧氯普胺后立即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现,故可判断为甲氧氯普胺过敏所致。过敏性休克对老年人危害极大,可能与患者特异体质有关。而医护人员对于药物不良反应警惕性不高,认为该药为普通制剂,价格便宜,而忽视老年患者药物吸收、代谢及排泄差,且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多种药物治疗,药物互相作用,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增加。由甲氧氯普胺引起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提示今后临床上老年患者应慎用。
脑脱髓鞘病变某男性患者,1周前晚饭后出现恶心,呕吐,于当地卫生所给予胃复安口服及肌注(具体用量不详),继而出现张口困难,流涎,失语3h,住院治疗。查体:T36.4℃,血压/70mmHg,咬肌紧张,张口困难,下肢伸立不能,四肢肌力V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WBC8.12×10^9/L、ESR3mm/h,ECG:窦性心动过缓。MRI提示:两侧半卵圆中心及胼胝体压部脱髓鞘改变。临床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以减轻脑的充血和水肿,抑制炎性脱髓鞘过程,甘露醇脱水防止颅内压增高,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并予对症及支持疗法。一周后复查MRI,病灶基本消失。
脱髓鞘疾病有原发和继发之分,病理上,由于少突胶质细胞受损影响髓鞘形成,或由于免疫或毒性因素损害髓鞘,系髓鞘脱失,但轴相对完好,国内文献曾提及使用
甲氨喋呤药物导致脱髓鞘病变。本病例系使用甲氧氯普胺药物后导致急性期脑白质髓鞘脱失。
血压升高某男性患者,18岁,因腹泻、恶心、呕吐就诊,口服甲氧氯普胺2片,tid,3d后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四肢抖动。查体:T37℃,P/min,血压/90mmHg。血糖6.01mmol/L,钾3.7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3.92mmol/L;血白细胞13.5×10^9/L,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8。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未服用其他任何药物,无头颅外伤史,考虑为甲氧氯普胺所致不良反应。立即停药,肌注地西泮10mg、25%硫酸镁10mL,生理盐水mL加醒脑静20mL静脉滴注,2h后症状逐渐好转,血压正常。
本例服用常规量3天,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血压升高,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血压降至正常,后未再出现血压升高,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发病前未服用其他药物,考虑为甲氧氯普胺所致不良反应。因此,不论是因锥体外系反应引起的一过性高血压还是因药物作用直接引起的高血压,都应给予高度重视。
除此之外,应用甲氧氯普胺还有心房颤动、心室颤动、顽固性呃逆、精神障碍等临床案例报道。医务人员在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如出现局部僵硬、肌肉不随意收缩、抽搐、震颤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对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孕妇、儿童、哺乳妇女,更应慎重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加强对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的监测,注意用法用量及药物的配伍对该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减少或避免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联合用药等情况,把甲氧氯普胺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以上病例中,绝大多数患者在经过及时停药和药物治疗后预后均较好,由此说明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重要性。
甲氧氯普胺的锥体外系反应临床表现多样性,加上原发病恶心、呕吐或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症状,易误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本病:
1.近期有甲氧氯普胺使用史
2.即往健康,突然出现发音不清、舌体发硬、面具脸、肢体肌肉强直、上肢屈曲、斜颈、共济失调、行走时身体向一侧偏斜或旋转、急性肌张力障碍、不自主运动、麻痹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
3.辅助检查无异常表现
4.停药或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或山莨菪碱等治疗后症状消失
5.意识清楚
用药有风险,临床用药需谨慎!
超剂量用药危险,那么你对甲氧氯普胺熟记于心了吗?
来APP评论吧,看看同行怎么说~
(咳咳……医客中有个“用药查询”工具,这里有你想看的~)
参考文献:
徐珊珊,张英.甲氧氯普胺的不良反应[J].实用药物与临床,,11(3):
许桂珍,刘辉.甲氧氯普胺致血压升高一例[J].华北国防医药,,14(6):
李珍佗,袁维军,何新雄,等.使用甲氧氯普胺致脑脱髓鞘病变(附1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11(1):43-44.
吴曦,闫宛春.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致过敏性休克[J].临床误诊误治,,20(1):88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J].中国药物警戒,17(2)
点“阅读原文”,看看同行分享了什么!
白癜风中药治疗海口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