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PCT与全程CRP的临床应用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PCT临床应用指导临床应用原则:
1脓毒症的诊断与监测2指导抗生素应用普通患者:
重症患者:
继续或停止抗生素治疗的指导方针:
临床应用注意点:
PCT假阳性的情况:创伤后炎症综合症:大创伤、严重烧伤、大手术后的前两天;小细胞肺癌、支气管癌和甲状腺髓样细胞癌;致炎细胞因子治疗后(TNFa,IL-2);血液透析;长时间循环衰竭:持续性或重症心源性休克,或持续性器官灌注异常的病人;出生48小时以內的新生儿;胰腺炎患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样细胞样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何杰金淋巴瘤以及正在进行化疗的儿童患者。
PCT假阴性的情况:局部感染;之前进行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早期(6-12小时后重新检测);
全程CRP临床应用指导临床应用原则:
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定义了hs-CRP三级分类预测远期心血管疾病危险事件。具体分类为:
①低危组:1μg/ml②中危组:1-3μg/ml③高危组:3-10μg/ml
hs-CRP10μg/ml时为因素不确定的升高,可能与感染、炎症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临床应用注意点:
当CRP浓度为3-10μg/ml,属于心血管高危组,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极早期,也可能是感染或炎症的早期。结果越接近3μg/ml,预测远期心血管风险的价值越大;结果越接近10μg/ml,提示感染或炎症早期的可能性越大。
当hs-CRP10μg/ml时,也有可能成为预测远期心血管风险(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CRP仅仅是远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指标,尽管有研究表明,CRP可能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方面存在价值。所以hs-CRP异常并不代表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之类的心血管疾病,如需了解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就要结合其他指标,如肌钙蛋白、脑钠肽等进行判断。
全程CRP与其他指标对比:
WBC:感染时升高缓慢,治疗有效后降低较慢。受年龄、妊娠与分娩和药物等影响,日间变化较大。不能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其数量的变化与疾病的活动性不相关。
ESR:血沉在细菌感染后2-3天后才开始升高,感染控制后至少2-3天才能恢复正常。受温度、贫血、药物、异常免疫球蛋白或复合物的影响。不能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其数值的变化与疾病的活动性不相关。
来源:明德生物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北京中科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