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生命科学发展史上,抗生素的出现,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其积极意义绝对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但是,正是因为抗生素积极的治疗意义,近几十年来,太多太多的人产生了严重的抗生素使用依赖症。从国家层面,近十几年已经认识到形式的严峻性,接二连三的出台关于抗生素合理使用和限制抗生素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但滥用的形式仍然不容忽视,其中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但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整体的基本医疗素质不高,其中包括临床医务工作者不能坚持基本的诊疗原则以及病人对抗生素的根深蒂固的依赖。抗生素依赖重灾区就在最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气道过敏性疾病和腹泻这几类病。
要做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目前最首要的是以下几点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对个体来讲,最直接的危害不是通常所宣扬的那样,“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耐药菌的增加,几十年后无药可用”,最直接的危害是药物的直接的过敏性反应,大家要知道,过敏性休克是会导致患者死亡的,而抗生素就是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常见药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媒体报道,一个小感冒输液后死了人,大家都义愤填膺,其原因除了小部分与病人的基础疾病有关,主要就是药物过敏性休克引起的,因此,作为病人应该知道,你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在输液呢!!!第二就是肝肾损害及对免疫力的破坏,日常我们去市场买菜都尽量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可是你想到没有,输液的时候你是直接把化学药品向身体里输,闭眼想像一下有多可怕!第三,“好的快”的表象下掩盖的假象;很多病人说,感冒后很难受,输液后马上就舒服了,作为病人,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呢?其似乎有效的假象不过是通过破坏人体免疫反应,将病邪引向深入。这一假象下掩盖的实质是抗生素加激素,不过是免疫力受损造成的免疫反应(症状,如发烧、疼痛不适)停滞或中断而已。大家可以试验一下,当你输液时,你明确跟医生说明,不要给你加激素(最常见的是地塞米松),你试验一下抗生素会不会让你舒服!你感受到的舒服,不过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带来的一时的欢愉。
第二,作为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如何理解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思路,对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很多非临床的人士会获得关于抗生素使用或者滥用的信息,就医过程中会有很多疑惑:单纯发热,精神状态还好,化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正常,但是医生还是开出了含有抗生素的处方;腹泻的时候,没有发热的情况,化验大便基本正常,或者偶见白细胞和红细胞,潜血阳性,不支持感染的证据,但是大夫的处方中仍然含有抗生素;长时间咳嗽喘憋,化验血正常,胸片大致正常或提示气管紊乱,斑片状影,也会使用抗生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难道就是因为临床医生素质差,单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所谓的“回扣”?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以普通感冒为例,临床文献明确提出,普通感冒90%以上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没有任何意义,甚至会延长病程。但是10%的上感是细菌引起的,或者部分病毒感染后期会并发细菌感染,这时候抗生素的使用是有积极意义的,这部分病人临床表现、化验检查上是有细菌感染证据的,可以据此合理使用抗生素,但是会存在很少的部分人群可能存在细菌感染,但是血化验或者胸片的证据不支持细菌感染,这极少部分人,有可能存在误诊漏诊的情况,延误病情,但是,如果只要出现发热的情况,就要使用抗生素,可能绝大多数,超过99%的人群,出现滥用的情况,那就是99%甚至更多的患者,为不到1%甚至是更少的人买单了,这代价实在是高昂的。所以,在欧美国家很多时候,没有使用指证,绝对不可以使用抗生素,出现发热甚至高热的情况,发病3天之内一般的处理是开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然后让你回家观察,这样做可能会出现漏诊的情况,比如前一段时间,国内某明星因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回国治疗的病例,但这样做的好处是最大程度的限制了抗生素的利用,严格控制了抗生素的滥用,保护了绝大多数人群。在国内,临床大夫使用抗生素是被动的,也是无奈的,因为国内医疗一直是有“中国特色”的状态,发热后必须退热,咳嗽了必须止咳,腹泻了必须尽快止泻,甚至是退热快的、止咳快的、止泻快的就是好药,就是好大夫,没有很好地遵循疾病的基本发展、转归规律,在目前严峻的高压医患关系形势下,过度检查和治疗比检查、治疗不足相比,患者更不容易认同后者。希望广大的患者朋友一定要尊重劝解你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的医生,因为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他们要冒更大的不被理解的风险,要费更多的口舌,要耗费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临床最痛苦的是如何劝解病人不滥用抗生素。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要对临床的诊疗原则有坚定的信心。笔者自己的经验,最多时每天位病人,病人中不乏高热40摄氏度以上的,不乏剧烈频咳嗽的,不乏腹泻严重一天十几次的,不乏胸片表现肺炎,不乏哮喘发作喘憋明显的,有感染证据时,每天可能存在2-3位输液或者十位左右口服抗生素的病人,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单纯通过口服中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不要太迷信抗生素的治疗作用,无论是西医师还是中医师,都需要坚持基本的临床诊疗和用药原则,很多时候所谓的“经验治疗”是不可靠的。
最后,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坚持接诊的临床医生意见是第一位的,但在这之前,一定要耐心跟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是不是必须要使用抗生素,最终仍然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任重而道远,除了不断提高基本的医学素养和医疗素质,需要国家从法律层面进行更严格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医生和患者,同时建立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
李东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