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要是宣传贯彻《疫苗管理法》,加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宣传疫苗接种在阻断传染病疫情、保护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
疫苗接种相关知识
1.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2.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3.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
4.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如何处理?
接种疫苗后,应在预防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在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今天,疫苗接种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预防新冠肺炎传播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县疾控中心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齐心协力构筑全民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