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都养成一个习惯了,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通报,看数据,看风险区。
今天发现江夏,升级为“中风险”区了。
看看具体数据,江夏新增4例确诊,8例无症状。
从发布会的通告来看,一个,目前局势可控;一个,还是同一传播链,单一传染源。
同时,看这个数据,作为圈层防疫策略的核心区,江夏,防疫防控,应该正在爬坡。
什么坡?
防疫这件事,难就难在,会突然冒出一头灰犀牛。
灰犀牛,一个比喻。灰犀牛事件: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抗疫防疫过程中,最有可能性遇上的,就是“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这个灰犀牛。
防疫策略讲究的是严格阻隔传染源。
封闭区精准管控的目的是:
建立机制,组织管理,严格阻隔人员流动;大家原地不动,不流动病毒就不会扩散。
但是,要是有个别人,没有意识到、又或者虽有意识而懈怠了呢?
一个偶然动作,可能导致一个乱流动。一个小小的流动,就可能导致传染的迅速扩散。
蚁穴会溃堤,针大的窟窿能漏斗大的风。这头灰犀牛,其实摆在每个人面前。
有特殊背景
两个背景有助于分析江夏风险
江夏是目前武汉保卫战区域管控的核心区“封闭区”。
这个封闭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遇上“灰犀牛”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这么说?
江夏区有两个特殊的情况,给江夏区的精准防控,带了难度和不确定性。
因为这涉及到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和事情来了的下意识行为。
所以说是来自灰犀牛的挑战。
江夏有两个实际情况。
一个,道路太复杂了。
一个,江夏区人口人员结构也很复杂。
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意味着什么?
人员流动非常频繁意味着什么?
严格管理有多难?稍一有疏忽,就是“乱流动”。
个人防疫有多重要?不当一回事,就是“乱流动”。
昨天微博上有些帖子:
好事网友编制了如何避开交通管制单人离开江夏的“攻略”。
更有甚者发微博炫耀其如何通过绕行村湾小道开车离开。
所以今天江夏防控,正在爬坡:
得要在改变不了的客观环境下,改变甚至纠正习惯,打一场“解决灰犀牛”的攻坚战。
怎么打?
灰犀牛的背后
防疫这张网,织得够密吗?
防控机制上够严密了。
防控措施也做到了兵贵神速。
兵贵神速背后,无数人夜以继日奋勇拼搏。
来几张江夏的白天与黑夜。
虽有新增,但分析数据整体走势来看,还是反复说的几句话:
1.局势可控,不用害怕也不能乱。这场保卫战,打得赢。
2.是“有疫情”和“无疫情”反复的发展特点,要做好准备。
3.只有防控好,才能发展好。早日打赢防控战,早日武汉无恙。
但是,防疫这张网,除了措施,还有措施执行。
措施执行,靠的是全民齐心,全力以赴。
一个是管理意识。防控管理,管理者和执行者思想要牢固,行动要坚决。时时刻刻到位。
一个是个人意识,要理解这场保卫战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
江夏防控
前进路上要再努力一点
已经织就的防疫大网,怎样防范灰犀牛,怎样不因为针大的窟窿,最后搞出斗大的风?
防控体系要时时查漏补缺,出了针眼,马上堵住大小窟窿;跑出了灰犀牛,金风未动蝉先觉。
但是,最好是针眼没有,最好是灰犀牛不见。
做不做得到?
我们每个人,可以再努力一点。
当你知道针眼会捅大窟窿,你就不去挑针乱串。
当你知道灰犀牛的风险是从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中发生的,我们就改掉这个“习以为常”。
都说德尔塔病毒异常凶险。
凶险不是一个词。凶险是指,如果我们不立刻、马上阻断传染,隔离传染源,减少阳性病例,那么就会是“短、平、快、长”的巨大风险。
“风险”不是一个词。“风险”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遇到危险了,必须要做一些事,才能解除危险,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我们不做一些事,就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也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更危险了。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风险意识”。
我们每个人要建立的“风险意识”是什么?
我们不能“与己无关”。
因为自己不是确诊、密接、次密接,就认为这件事跟自己冇得关系,认为是小概率事件,无视或假装不存在。
我们不能“得过且过”。
拖延问题,得过且过,最好是拖到问题自行解决。侥幸心理要不得。
我们不能“惊慌失措”。
突然来了问题,一下子慌了。要么情绪代替理性,恐慌绝望;要么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犹豫不决,延误时机。
我们不能“被动应付”。
问题来了,要么匆忙乱阵,要么直接崩溃。
危险面前,这些事情不能做。要不然,沉重代价,直接就来找你了。
这个风险意识,不光是解决防疫这个事,我们生活中每回遇见了什么问题,都可以拿出来用一用。
局部疫情变化
全城做什么?每个人做什么?
武汉保卫战,肯定打得赢。但也是个蛮艰巨的事。
说艰巨就是说,以后我们可能还是会碰到各种针眼,窟窿,灰犀牛。
那么,碰到了突发情况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不怕不慌更不能乱。
以后局部疫情有变化,怎么看?
永远不要苛责一线的战士。
我们武汉城,拼着命的每一个人的汗水,湿润着拼着命的每一个人的眼睛。每个人的肩膀,高高低低,永远把这座城扛起。
做那个流着汗的人,做那个湿润眼睛的人,做那个高高低低肩膀、苔米虽小,比美牡丹的人。
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疫情防控专家谭教授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分析了德尔疫情的走势,得出防疫措施的几个科学结论。
再给大家几条锦囊计:
1.正确的心态。相信隔离的时间不会有去年那么长。
2.继续信任。一切在掌握中。
4.继续配合。不乱跑乱窜,就是最大的支持。
3.政府在全力备苗。疫苗供应上来了,就要尽快种苗补苗。
管他针眼还是灰犀牛,怕的都是守土有责、有方,有担当。
图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