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俄罗斯普通人眼中,“寡头”二字就和腐败密切相关,而其诞生的背景,也和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变有着关系,很多在俄罗斯工作过的人趁着经济混乱之际,逐渐吞并国家财产并聚敛大量财富,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大暴发户”。
普京上台之后,也力求将这种情况转变,双方的明争暗斗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好在普京最终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和政治挂钩的寡头苏联刚刚分崩离析后,俄罗斯有过一段“休克疗法”的历史,并在叶利钦时代达到了顶峰。
可以说,寡头的诞生也是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戈尔巴乔夫时代,寡头已经有了雏形,而到了叶利钦上台,这些势力最终不断膨胀和分化。
对于这些寡头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赶上了时代的洪流,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就完成了那些老牌财团用几十年至上百年走完的道路,就连西方国家的资本家都无法与之“媲美”。
造成这一切的关键人物,正是叶利钦。
从年,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并带着俄罗斯走上了“激进自由主义”的道路,在他的眼里,资本主义的改造是最快的。
那么,就有一大批私人趁着“东风”迅速计积累财富,不过绝大多数都是工业集团,代表人就包括了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等,他们都有个明显的特点:在发家之前,和叶利钦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叶利钦也不会白白将好处让出去,他得收获一些回报才可以。
年的总统选举前夕,叶利钦就召见了7名金融寡头,他们都是各大银行首屈一指的人物,叶利钦也向他们承诺:提供财政和资金支持,确保自己能够实现连任,而自己也会继续维护大家的经济利益。
寡头们终于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这些人本就掌握着俄罗斯各大产业的方方面面,不仅为叶利钦提供了丰厚的财力支持,还利用媒体不断为叶利钦宣传。
当时叶利钦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久加诺夫,为了消除叶利钦的阻力,被寡头控制的电视台便不断在电视上播放着苏联30年代那些不好的事情,也算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当年7月3日,选举结果正式出炉:叶利钦以超过50%的票数赢得了选举,再度登上总统宝座。
双方各取所需,叶利钦和寡头的关系一直都保持的不错,只是他没有充分预料到,这么做的后果会将俄罗斯推向深渊。
在叶利钦执政的后期,那些寡头参与政治还都有了一些经验,他们更是为所欲为,随意就能将触手衍生到国家政治的方方面面。
按理来说,寡头和政治家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人,可那段时间里,二者并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叶利钦更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