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医院张松
心源性休克指心脏泵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休克,是由于心脏排血功能障碍,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心排血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引起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心源性休克的80%。由于再灌注治疗的进步,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有所下降;心源性休克一旦发生,疾病呈进行性进展,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达80%以上。
病因治疗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关键治疗心源性休克,首先应针对AMI、重症心肌炎、心包填塞等病因进行及时处理。如果能及时去除病因,休克治疗成功率将明显提高。对于AMI患者,尽早进行血运重建是治疗的关键,对于重症心肌炎导致的心源性休克,大剂量激素是药物治疗的关键。
ACC/AHASTEMI指南中建议:应对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衰的患者行直接PCI,无论其MI发病时间多长;如患者心源性休克为泵衰竭引起,对患者较大的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冠脉行PCI可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性。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冠脉解剖结构不适宜行PCI的,应行急诊CABG;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对于不适合PCI及CABG的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行溶栓治疗。
中国STEMI指南认为急诊血运重建治疗(包括直接PCI或急诊CABG)可改善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远期预后,直接PCI时可行多支血管介入干预。不适宜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可予以静脉溶栓治疗。ESC心力衰竭指南建议:对于心源性休克并发ACS的患者,建议立即冠状动脉造影(在入院后2h内)。
心源性休克的药物治疗对于持续性低血压和低心排血量患者应考虑使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多巴胺可能增加N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ESC心衰治疗指南认为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提高心输出量、升高血压,以维持器官灌注。多巴胺是最常用升压药物,对于明显低血压患者,可予以去甲肾上腺素或较高剂量的多巴胺。对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各种休克患者中应用的分析显示,去甲肾上腺素副作用较少,死亡率较低。肾上腺素应仅用于有足够的心脏充盈压并已应用其他的血管活性药物,仍持续低血压的患者,以及心肺复苏时。
心源性休克的器械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机械辅助治疗包括IABP、左室辅助装置(LVAD)、体外膜肺氧合(ECMO)。ACC/AHASTEMI指南建议:对不能通过药物快速稳定血流动力学的STEMI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置入IABP有益,对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LVAD可作为循环支持的备选,LVAD相比IABP能提供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支持,但使用经验有限。ESC心衰指南建议:当心源性休克患者药物反应欠佳时,更应考虑机械辅助治疗,而不是增加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但IABP-SHOCKⅡ试验显示IABP不能改善AMI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IABP;LVAD相比IABP能提供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支持,但使用经验有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