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指合格药物在按规定剂量正常使用时,发生不良反应,是用药的常发现象。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有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四大类。
副反应是指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功能变化,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
毒性反应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变态反应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治疗量或极少量都可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等。继发反应也称二重感染,常见于抗菌药物应用后出现的一些生态不良反应。
目前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诊断还存在许多实际困难,药品不良反应除少数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外,大多数并不具有典型特征,而且临床多种药物联用,因此很难辨别是哪一种药品的反应。有时药物不良反应可与其他致病因子在机体内共存,很难区分是疾病本身的反应还是药物的反应,甚至有时两者共同作用会改变药物反应固有的典型表现。
如何判断药物不良反应?
1向医生详细讲述用药史2用药时间与症状出现的时间有关联的,凭借经验和文献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可能的关联性:例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可以在几分钟或数小时后发生;
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数分钟至12小时内;氯霉素可在1-4个月内引起致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服药后半小时左右至两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则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如服用大环内酯类可引起的腹痛;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在用药后几小时至28天内发病;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在10天后开始发病,继1周达到高峰;3通过症状判断,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有别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药物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疹当然,也有一些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与原有疾病症状相同,但是药物使用过程中原疾病症状曾一度缓解。心得安治疗高血压,在症状控制后停药而发生反跳性高血压等,此时矛盾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药师提醒:
大多数药品出现不良反应一般停用药物后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正常。对于一些严重症状或者已经发展到了药源性疾病的,应及时就诊,给予积极处理:
及时停药。轻度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可使病情迅速停止发展并痊愈。采取洗胃、催吐、药物中和或解毒的方法,迅速排泄出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对症治疗,解除病痛。例如常见的抗过敏疗法或脱敏疗法、局部疗法、皮质激素疗法或其他的一些对症治疗的方法。来源:网络(侵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