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为什么可以引起皮疹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变态反应,这个词家长朋友们会觉得有些陌生,变态反应也称超敏反应,是机体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过敏反应。
抗菌药物所致的变态反应主要由抗原和相应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抗菌药物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均非蛋白质,但大多可作为半抗原,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而成为全抗原,从而促使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菌药物后即可产生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是应用抗菌药物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几乎每种抗菌药物均可引起轻重不一的变态反应,以皮疹较为多见,其他还有过敏性休克、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溶血性贫血、接触性皮炎等。
皮疹的类型多种多样,严重程度不一。可引起皮疹的常见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链霉素、磺胺药等。青霉素类所致皮疹较常见,例如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所致皮疹多为斑丘疹或荨麻疹,口服给药发生率为7%,注射给药可达10%以上;链霉素所致皮疹多表现为广泛性斑丘疹,发生率约5%;磺胺药所致皮疹以麻疹样皮疹较为多见,发生率为1.5%-2%。
橙子朋友家的宝宝吃阿莫西林起皮疹,吃“头孢”又起皮疹,可能是药物交叉过敏的原因。
药物交叉过敏是指患者已经对某一种药物发生了过敏反应,以后使用的另一种药物,虽然与首次发生过敏的药物不同,但是在化学结构上与首次发生过敏的药物相似,同样会发生药物过敏反应。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对某种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还会对其他含有磺胺成分的药物如磺胺类抗生素、利尿剂等产生过敏反应。
了解了这些小知识,相信家长朋友们对抗菌药物引起的皮疹有了一定的认识。多数皮疹在停用可疑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消退。当孩子吃药起了皮疹,要及时就医。
供稿∣药剂科点击链接,手把手教您操作医院智慧门诊——自助机篇
医院智慧门诊——手机应用篇
医院医院——在线复诊篇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