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大伯,午夜突发头晕,站不稳,面色潮红,原以为是普通酒精中毒,却不想“背后的危机”让他后怕不已……看看急诊医生是如何“抽丝剥茧”,找出真相,及时抢救。
午夜急救,只是喝多了?
前不久的一天凌晨2点多,医院急救中心的电话突然响起。急救医生、护士、司机立马赶往求助地点,发现是一对中年夫妻打的急救电话。
“医生,快帮我看看,我老公说头晕得很,人也站不牢,刚刚还摔了一跤。”中年女性一看到医生就着急地说。
原来,她的丈夫姓黄,60多岁,平时身体蛮好的,刚才夫妻俩还在外面吃了顿夜宵。也不知道怎么了,回家后就说自己头重脚轻,晕乎乎的很难受。
把摇摇欲坠的黄伯安置在担架并抬上救护车后,医生立即开始检查。
图丨来源于网络
借着车内的灯光,医生发现患者的脸红通通的,还泛着油光,不像是生病的样子。“喝酒了?”医生问。患者点点头,无力地说:“喝是喝了,可喝完都四个小时了,以往都不会这样。”
会不会是酒精中毒?这类患者在酒后常会兴奋多动、健谈高歌、面色潮红或苍白、眼结膜充血、动作笨挫、语无伦次、昏昏欲睡。
图丨SOOGIF
医生给患者吸氧,还上了各种监护设备及身体检查,监护仪上显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只有91%,血压76/47毫米汞柱,而心率却有。血氧饱和度低,血压低,心率高——
医生推翻了之前酒精中毒的推断,一边做着各项检查,一边继续问患者及妻子各种问题。
晚上还做了什么?有没有吐?有没有咳嗽?胸口闷吗?还有什么不舒服吗?
就晚上喝点酒,吃了点夜宵。胸口有点不舒服,呼吸也有点不顺畅,吸了氧气好多了。
肺栓塞,重症肺炎,误吸,心肌梗塞心衰?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医生心中闪过无数推断。
患者四肢末端温暖,面色红润,没有明显外伤出血,推断一个一个被推翻。检查到患者胸腹部时,医生发现端倪:患者胸腹部皮肤发红,无压痛,能看到一些潮红的斑丘疹散发在胸腹部位置。
▲斑丘疹(网图)
难道是……医生立即追问:
身上痒不痒?最近有在吃药吗?宵夜里有没有海鲜?
还真有点痒,不过我不吃药。晚上就搞了点螃蟹配酒。
“不好!”医生暗喊一声,连忙回头催促司机:“快快快,过敏性休克!开快点!”然后一把拉过身旁的药箱急救:肾上腺素0.5mg肌注、抗阻胺药肌注、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大量补液……
医院,早已等候多时的医生、护士迅速把患者推进抢救室抢救。果然是过敏性休克,而导致黄伯过敏的罪魁祸首就是螃蟹。所幸救治及时,黄伯最终脱离了危险。
▲急诊科团队在抢救患者(资料图)
过敏性休克,可是会致命的!
医院急诊科医生表示,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全身多系统速发过敏反应,多突然发生且严重程度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对螃蟹过敏的人吃螃蟹,因为螃蟹体内有一种特异蟹蛋白,它通过肠壁进入肌体,容易导致血管张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继而使体内血容量不足(血氧饱和度低),症状表现为突然头晕、胸闷、发斑丘疹、呼吸困难等,如延误不治最终引发休克。”急诊科主任朱浩刚表示,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不少过敏性休克患者,多是对药物过敏或对食物过敏所致。
图丨SOOGIF
贴
士
过敏是有阶段性的,它会随着气候、个人体质等因素而变化,因此有的时候不过敏的物质会突然变成过敏原。这4类食物致敏风险极高,如食用后发生头晕、胸闷、发斑丘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考虑过敏。
1、鸡蛋及鸡蛋制品
鸡蛋、蛋糕、蛋黄酱、含蛋清奶油等。
2、奶制品
牛奶、奶粉、酸奶、奶酪、奶干等一切以牛奶为原材料的奶制品。
3、坚果、谷物及其制品
核桃、杏仁、榛子、花生、大豆、小麦、面粉等。
4、海鲜类及其制品
鱼、虾、贝类、甲壳类等。
本文供稿丨急诊科傅剑进
天祥君
_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