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专题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2.用大剂量的射线杀死大鼠体内全部的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大鼠就失去了特异性免疫功能。若使该鼠重新获得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给其输入() 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 C.其它的白细胞D.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在流感再次流行时,却又患了流感,这其中不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是不同的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4.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5.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蛋白质 D.HIV感染人体所有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
6.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7.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 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9.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10.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11.有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有些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发挥主要作用,有些免疫反应中,细胞免疫发挥主要作用 B.在病毒感染中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传播,是通过体液免疫完成的 C.结合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引起的感染,只靠细胞免疫不能阻止他们对宿主的侵害 D.由于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的裂解和死亡,所以效应T细胞是对人体有不利作用的细胞
二、非选择题
1.下图表示某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和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并问答下列问题:
(1)a、b、c中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表示人体疾病程度的曲线是。
(2)假设在初次感染之前的1周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的疫苗,其在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病症出现,原因是________,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请用坐标图表示预防接种后出现病毒感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病毒增殖的关系曲线(“—表示抗体,…表示病毒)
2.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一⑥表示有关过程。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和过程。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各类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3)图中f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填数字)。
(4)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__________作为模板。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年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导致越南、泰国和柬埔寨等国家数十人死亡。我国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如右图所示,病毒的遗传物质由8个单链RNA片段组成,核衣壳外面有囊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变异速度惊人,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禽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从遗传物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侵入到鸟体内的禽流感病毒在免疫学上属于,生物体往往先通过_____________的作用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_____________的作用,最后予以消灭。 (3)在病禽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样本后,为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在实验室中必须用_____________进行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要生产大量禽流感抗体可通过这种生物工程手段来生产,其原理是利用每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的特点,使之与具有能力的骨髓瘤细胞通过动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通过筛选,选出能稳定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进行细胞培养从而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____、____,优越性非常明显。
4.下图表示的是过敏反应的基本过程: (1)A物质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E物质通常是,B表示的生理变化有__________ (2)如果F细胞是呼吸道细胞,常会导致,若F细胞是皮肤细胞,常会导致_____________ (3)从图中过敏反应发生的过程和基本原理来看: ①过敏反应治疗方法是() A.基因治疗 B.抗生素治疗 C.补充营养物质 D.抗组胺药物治疗 ②下列疾病中目前可以得到根治的是 A.糖尿病 B.风湿性心脏病 C.大脖子病 D.苯丙酮尿症 ③在一次课外活动中,一同学被实验动物小老鼠咬伤,马上被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但大夫在对他做皮试测试后,发现他是过敏性体质,有过敏反应。请问: 为什么注射狂犬病疫苗?说明原理。大夫该对这位伤病同学做怎样处理。
一、选择题
1.A
2.D
解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用大剂量的射线杀死大鼠体内全部的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这时候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死亡了,也就是说大鼠就失去了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即特异性免疫都失去了,若使该鼠重新获得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单单输入T细胞或者B细胞是不行的,因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
3.D
解析:流感疫苗的作用在于产生记忆细胞,使机体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时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而非产生的抗体一直存在。本题易错选B,注射流感疫苗所产生的抗体确实并非一直存在,但它不是本题的原因。
对于各种疫苗的注射,机体所产生的记忆细胞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体内产生的抗体有些存留的时间长,有些存留的时间短。由于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所以在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也只能对这种流感病毒类型有较强的免疫能力,若病毒发生变异则其会失效。
4.B 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过敏反应主要与效应B细胞有关,过敏反应也可以发生在消化道黏膜等处,甚至引起全身反应。5.C
解析: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HIV会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从而使患肿瘤的几率增加;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和脑细胞)。6.D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及区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同等重要,它们各自独立,但也密切配合。效应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典型特征,而将家禽深埋处理与免疫无关,与防疫有关。8.D 解析:本题考察免疫的有关知识,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属于过敏反应,移植的器官被排斥是机体识别非己成分的一种表现,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属于体液免疫,而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是属于抗生素消灭细菌。9.D 解析:本题考察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包括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感应阶段是呈递抗原的过程,而反应阶段是B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效应阶段是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B细胞增殖分化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完成的,分裂速度快,细胞周期变短,此时效应B细胞要产生抗体,所以核糖体的活动加强。10.C
解析: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称为抗毒素,属于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所以,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例如:自身免疫病。所以,ABD选项正确。只有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C选项错误。11.D
解析: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最后再由抗体消灭之。两种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效应T细胞可专一性识别抗原的MHC分子,一般不会杀伤正常细胞。
二、非选择题
1.
(1)a;c;b(2)人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人工主动免疫(体液免疫);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病毒侵入人体后开始增殖,继而引发疾病,然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免疫作用,所以根据时间轴3条曲线出现的顺序就可以判断a为病毒增殖的曲线,b为疾病程度,c为抗体产生的曲线。预防接种后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有同种病毒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更多的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2.
(1)增殖(分裂);分化;没有细胞核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记忆细胞;⑤和⑥ (4)(动物)细胞融合;mRNA(信使RNA);特异性
本题考查淋巴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单克隆抗体形成的过程。(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首先需要进行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然后分化成各种细胞。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核具有全套遗传物质,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失去全能性。
(2)各类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后分化而来,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基因有选择性的表达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3)F与效应T细胞来源于同一细胞d,所以是记忆T细胞,d是T细胞。c是B细胞,B细胞和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时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4)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中含有控制抗体合成的基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翻译过程的模板是mRNA(信使RNA)。。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1)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结构不稳定的RNA
(2)抗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3)活鸡细胞;因为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
(4)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一种抗体;无限增殖;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由题干“病毒的遗传物质由8个单链RNA片段组成”可知:⑴它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结构不稳定;禽流感病毒会引起人类的免疫反应,故它是⑵抗原;防止禽流感病毒在体液中传播属于:体液免疫;病毒侵入细胞则需通过细胞免疫才能最终消灭;禽流感病毒只有利用活细胞中的原料才能繁殖,所以⑶活鸡细胞(活的动物细胞)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或病毒不能独立繁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可得到杂交瘤细胞,可制备⑷单克隆抗体,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瘤细胞可无限分裂增殖,其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4. (1)抗体;组织胺;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加大; (2)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 (3)①D②C
③注射狂犬病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这些免疫物质能消灭狂犬病病毒,而记忆细胞则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因为该同学对狂犬疫苗过敏,可先注射狂犬病抗血清,然后进行脱敏注射(将疫苗分批、小剂量注射)。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有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内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人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胞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上述反应如果发生在皮肤,则出现红肿、尊麻疹等;如果发生在呼吸道,则出现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如果发生在消化道,则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病情严重的,可因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由于过敏反应是机体接触过敏原而引起的,因此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如果自己不能找出过敏原,可由医生用医学方法检测出来,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医院诊断治疗。过敏反应治疗方法就是尽可能消除组织胺的破坏作用,可以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如果被老鼠咬伤那么必须注射狂犬病疫苗,因为注射狂犬病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物质和细胞能消灭狂犬病病毒,还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因为该同学是过敏性体质,有过敏反应,所以在注射疫苗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避免过敏反应,可以注射狂犬病抗血清,然后进行脱敏注射,即将疫苗分批、小剂量注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