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学习笔记

本文仅为个人学习笔记,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疫苗单位或临时接种点的药品配备清单:

盐酸肾上腺素

1mg/支

10支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2mg/支

5支

地西泮

10mg/支

5支

胺碘酮

mg/支

2支

50%葡萄糖

20mg/支

5支

苯海拉明

20mg/支

10支

地塞米松

5mg/支

10支

0.9%氯化钠

ml/袋

10袋

5%葡萄糖

ml/袋

10袋

简易呼吸气囊1

除颤仪或AED1

多功能监护仪1

心电图1

便携式氧气瓶1

鼻导管2根

吸氧面罩2个

听诊器1

瞳孔笔1

口咽通气道5个

快速血糖仪1

血糖试纸若干

气管插管喉镜3根(大中小)

负压吸引器1套

吸痰管5根

气管插管导管3根(6.5、7.0、7.5)

气管插管导丝1根

二、疫苗接种现场的常见不良反应

1、定义: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I),国内又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2、①疫苗不良反应(包括一般不良反应和严重异常反应):接种疫苗时引起或诱发,由疫苗固有性质引起的反应。

②疫苗质量事故

③实施差错-由疫苗准备、处理或接种差错引起的反应。

④偶合症-免疫接种后发生但并非由疫苗引起的疾病或症状(偶然巧合)

⑤心因反应(注射反应)-由注射本身焦虑或注射疫苗引发而非疫苗引起的反应。

⑥原因不明-反应的原因不能确定

3、一般异常反应:全身皮疹、发热、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心慌、心悸、气短、呼吸急促、咳嗽、血管样水肿等。

严重异常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抽出/癔病、面神经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病、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晕厥、呼吸心跳骤停等。

4、接种后在接种点留观至少30分钟,如在接种现场发生急性过敏反应、晕厥、群体性癔病,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在现场立即采取救治措施。

5、急性过敏反应:①急性轻型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分钟至30分钟内发生,主要以急性荨麻疹样皮疹为常见表现,伴有瘙痒、皮肤发红、口唇或舌体轻度肿胀,但不伴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及意识障碍等。

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至数日发生,发生在体表者,一般现有瘙痒,随后发生水肿性红斑、风疹团。皮疹大小不等,色淡红或深红,皮疹周围呈苍白色,压之褪色,边缘不整齐。皮疹反复或成批出现,此起彼伏,速起速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严重者融合成片,有奇痒。

血管性水肿:急性局限性水肿,除多见于注射部位的肢体外,也常见于皮下组织疏松处,如眼睑、口唇、包皮、肢端等。水肿处皮肤紧张发亮,境界不明显,质地软,为不可凹陷性水肿。

急性轻型过敏反应的治疗:终止接种操作,将患者置于座椅或平车休息,立即测血压、心率、指脉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给予苯海拉明20mg肌注,必要时开放静脉通路补液,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皮疹消退情况,是否出现新发症状,如胸闷憋气、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突发意识障碍等情况。持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有无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表现。如出现病情进展,立即启动重症过敏反应处理流程。

②急性重型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出现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常为急性发病,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分钟至30分钟内发生,出现血压下降,低于90mmHg或比基础值下降30%,通常有四肢冰冷,脉搏细而弱,意识障碍,同时伴有过敏表现,如面色潮红、皮肤瘙痒、全身皮疹、腹痛、呕吐,或胸闷、气急、甚至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的呼吸困难、缺氧、紫绀等。

应注意,对于有明显呼吸窘迫综合症状而尚未发生血压下降者,参照过敏性休克进行处理。

处理方案:平卧监护吸氧,即刻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mg,儿童酌情减少,也可在原来注射处,减缓吸收。如症状不缓解,可5-15min重复应用。

注意:非常情况要用非常手段、肾上腺素的应用胜过任何液体管理策略

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双液路(扩容和升压药),尽可能有中心静脉通路。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imst

血管活性药物:如数次肌肉注射肾上腺素且积极的液体复苏治疗后无效,低血压会持续存在,考虑使用肾上腺素静脉持续输注,成人以0.1ug/KG/min速率开始静脉输注,每2-3分钟增加0.05ug/kg/min,直至血压和灌注改善。参考配液方案,(60kG患者)肾上腺素9mg+NSml,20ml/h起始,约为刚开始每小时ug。

发生呼吸衰竭,有条件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

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紧急性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术

如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

部分患者可在初次发作后数小时出现二次发作,引起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建议留院观察24小时。

6、晕厥: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短暂性意识丧失的原因是一段时间脑供血不足,最常由体循环血压下降所致。常在疫苗接种时或接种后不长时间内,甚至在准备接种时发生,其特点是发病突然、自限性、恢复完全。轻者只有心慌、虚弱感、胃部不适伴有轻度恶心、手足麻木等,一般在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重者可以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四肢阙冷,呼吸缓慢,血压降低,脉搏缓慢,肌肉松弛,失去知觉,数秒钟至数分钟即可意识清楚,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注意与过敏性休克进行鉴别。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仅支持治疗即可,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7、心因性反应-癔病:一般有一个应激事件作为原因,症状与体征不符,持续时间不长,预后良好。暗示疗法、镇静、针灸等对症处理。

8、神经功能损害:平卧吸氧安静,必要时给予倍他司汀静点,如出现抽搐,侧卧位口鼻向下,维持气道开放,防止误吸和咬伤,多数患者2-5分钟内自行好转,如持续不缓解,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必要时5-15分钟内重复一次,注意呼吸的抑制副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yy/14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