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6岁周至
-10-12
扩心(扩张性心肌病)心衰现心慌胸闷气短伴大汗,腹胀,纳差。
全身湿冷。心源性休克
强心利尿,腿胀缓解。利尿后精神好转。但心慌胸闷气短等证不能缓解。
脉搏细弱。
同学的病人,邀请中医协同治疗。
诊断:心衰心阳虚脱
治疗:温补收敛心阳
处方:
桂枝15炙甘草18干姜30山萸肉30
五味子12茯苓30麦冬18丹参18
川芎9厚朴12
制附子10(开水先煎30分钟)人参12(开水先煎30分钟)
这个药一定要开水煎,不能加凉水
先用开水煎制附子人参30分钟,然后放入其他药煎20分钟。
两遍的药汁兑在一起,分少量多次,频频服用。
-10-21
刚刚同学告知。服用后诸证好转,已经安全出院。
按:
和同学多次合作,用中药治疗心衰心梗心绞痛等危重病症。基本都转危为安。
之所以西医这种情况下邀请中医诊治,就是西医在这方面的抢救,经常会出现耐药,用药不敏感、疗效不持续的情况,可持续性较差。而用中药抢救后患者往往疗效持久,不容易反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医就是用来调理的,疗效比较慢,不能用于急危重症的治疗,这种认知是片面的,实际上,中医在很多急危重症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当然,针灸也包含在内。起死回生在瞬间。
关键在于应用得当,才能疗效显著。危急时刻,用药要当机立断,不可犹犹豫豫。所谓救急病如将,杀伐决断,绝不可迟疑半步。
这就需要医者要有足够的胆魄和意志,同时对于这些用药非常的娴熟。
实际上,也需要医者有足够的担当。现在社会,对医者的尊敬已经远远不够,使用的时候很多医生也怕担负太多责任,就不愿冒险了。
一念之间,患者却面临生死选择。实为可惜。救死扶伤是医者的责任,尽力抢救也是本能。
原方剂量发送,仅供经验丰富者参考。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这些用错也有生命之忧!
厚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