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医院院首次发布的中国过敏性休克诱因研究表明,食物导致敏超七成,其中以小麦居多。在药物致敏的中,近四成是中药注射液。
桃子是水果中最易引发过敏
年-——年的15年时间里,医院通过对位患者的次休克发作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布了中国过敏性休克的诱因排序,以及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全球过敏性休克诱因的研究消除了“中国空白”。
那让我们来看具体的数据,诱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中,食物占到77%。其中,小麦为元凶,占到总诱因的37%;水果/蔬菜排第二,占到20%;随后是豆类/花生占7%,坚果/种子占5%。
其中,桃子是最常见的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水果,腰果是最常见的致敏坚果。从发病的严重程度来看,重度过敏反应中小麦诱发的占比达到了57%,而水果/蔬菜类倾向于轻中度过敏反应。
食物诱发过敏性休克常常合并花粉过敏,蒿花粉——食物综合征最为常见。在调料、水果/蔬菜、豆类/花生、坚果/种子所致的严重过敏反应中,合并蒿花粉过敏的比例分别为75%、67%、61%和51%。71%由桃子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对蒿花粉过敏。此外,研究还报告了诱发过敏性休克的中国特有食物及罕见食物谱,比如,菊花茶、牛蛙、野菜、蚕蛹、蝗虫及金蝉等。
小麦制品“面筋”是过敏主因
近年来,食物诱发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有关资料显示,欧美最常见的过敏性休克诱因是坚果、花生、鱼、贝类。美国排在首位的诱因是花生,日韩是荞麦、小麦,新加坡是燕窝。
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表示,成人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儿童。68%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在18至50岁,不同年龄段发生过敏性休克的首要原因不同。0至3岁的婴幼儿有62%是因为牛奶致敏,4至9岁的儿童有59%因为水果/蔬菜致敏。而10岁之后的青少年及成人组,小麦诱发过敏性休克的情况跃升首位,且随着年龄增长占比不断提高。比如,10至17岁的青少年过敏性休克由小麦诱发的占到20%,18至50岁人群的这一比例升至42%。
根据专家推测,国内缺少“免面筋”的小麦制品,以及国人遗传易感性是中国小麦诱发过敏性休克比例偏高的原因。
中药注射是药物致敏中首位
此外,药物也是诱发中国人过敏性休克的重要原因,高达到7%。
其中,排在首位的是中药,达到37%。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较为常见;位居第二的是抗生素,达到24%,主要是青霉素;位居第三的是解热镇痛类药物,达到16%。
主要原因是:注射液可以直接注射入人体的组织、血管或器官内,吸收快,作用迅速。尤其是静脉注射。
此外,运动也可诱发过敏性休克。研究证实,运动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有39%。而且,食物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的情形占到87%。也就是说,有的“小麦依赖运动诱发过敏性休克”患者,吃面条后如果不运动本可以避免休克,一旦运动则会引发休克发作。
原文摘自环球网
↓↓↓↓↓点下方“阅读原文”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