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厢里,一女子来回走动,言辞激烈。
她在车厢里来回走动,手指着“女士优先车厢”的字样,挨个讽刺坐在座位上的男乘客:
“这么一圈女人站在这里,你们选择无视”。
“都年了,还有男士好意思坐在女士优先车厢里。”
这是曾经发生在深圳地铁里的一幕。
女士优先车厢已经在全国许多城市的地铁运营,这个初衷是为了给女性提供便宜的温馨设置,如今却显得地位尴尬,变成两性争议的导火索。
微博今天又名“女厕所”,拉踩男性是公认的流量密码,一呼百应;知乎则是打压大龄单身女性的男性大本营,一群单身男人煮酒论女,其乐融融。
同一天,在几千公里外的西安,被隔离女子哭着讨要卫生巾的视频也在舆论发酵。
镜头里女子带着哭腔质问防疫人员,她要求了一天的卫生巾什么时候可以送来,防疫人员在宽大的防护服里,尴尬地捏手机,看不出脸上是什么表情,表示已经将问题反映上去了,正在等通知。
当天的早饭还没有送到,女子和孩子已经吃了一天的冷饭。
最终讨要无果,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向防疫人员索要卫生纸暂缓。
视频一出,网友随即到各自战壕集结开战,有人说你为什么不提前屯好卫生纸和姨妈巾,没有姨妈巾你就不能去厕所解决吗?
还有人说,姨妈来了你就不能憋住吗?
信息网络时代,缩短了现代人越来越遥远的物理距离,随时随地交流情感和信息,又因为每个人都能藏在虚拟的ID后面蛙声一片百家争鸣,群体的无知和偏颇也空前地被暴露。
如果说,男性掌握话语权的社会历史悠久,因为三纲五常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那最近几年破土而出、愈演愈烈的田园女权运动,已经不是简单的一种性别意识的觉醒。
从小就“男女有别”的意识灌输,典型代表是父母学校和社会都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两耳不闻爱情曲,一心只读圣贤书,却要求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我们立刻恋爱结婚生子。
而在此之前的十几年,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彼此都还没有搞清楚对方是什么结构,存在分不清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男朋友,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邻里之间团结友善,相互扶持。
按照历史传统,女性总是柔弱的、顺从的、需要被人照顾的。她们被期待能呆在家中相夫教子,与配偶相敬如宾。
在被迫放弃了个人思想、外出工作的权利、和社会地位后,作为代价,女性也享有了伴侣的劳动成果。
同样,男性总被赋予强壮、坚韧、聪慧、勇敢等特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支配整个家庭,收获社会的爱戴。
家庭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的最小单位,要瓦解一个国家,就要从瓦解一个个小家庭开始。
自由之声曾报道,戈尔巴乔夫从美国一家超级市场出来,回到车上掩面而泣。
归国不久,苏联就接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休克疗法试图振奋国力。
后来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代社会主义老大哥轰然倒塌。
几十年后,从环保少女到世界第一碳排放量国家的帽子,从LGBT到种族歧视,美丽国向来遵循一条逻辑:不管黑猫白猫,能当枪使搞事情的就是好猫。
这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不断活跃在短视频里向大家大肆宣扬素食主义的小陶虹、张静初。
......
这些人,非坏即蠢。
少数坏人引导一大群笨蛋参与其间,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了,还在帮别人数钱,在网上摇旗呐喊。
只要看看一个社会性风潮谁在里面得利,就知道谁是坏人了。
我国14亿人,每天发生的撕逼和不公平的事情,至少上百起,一旦涉及到男女对立的话题,只要爆出来,马上可以上头条热搜。
阿里的曲一潜规则女下属,事后被证明是女下属写小作文,隐瞒并虚构了事实进行的诬告,但是公安机关证伪之后,并没有被清算,整个事件从一石激起千层浪变成万籁此都寂。
当初社交媒体上那群义愤填膺的人都哪里去了?
口水大战已经打完,战略目标已经达成,男女矛盾的种子也已经种下。
他们的仗打完了,最后散落的一地鸡毛还是要大众收拾。
一定程度上,女性从来都是消费主义的最大潜在客户。
资本为了讨好这个随时愿意掏出腰包投资自己的群体,不惜一切代价制造舆论,共情、支持,以至于鼓舞煽动,无所不用其极。
男女双方互相不理解,互相恶意揣测,房价等客观因素助纣为虐,男女之间只闻枪炮,不见往日温馨。
女性怀胎十月,辛苦异常,一朝分娩还要承担生命之虞,而男性则只需要临阵的一哆嗦。
这明明是一个丈夫对妻子表达更多关爱和付出,双方增进感情的绝佳机会,今天却演变成“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有力证据。
我们有很多二十多岁三十出头的小仙女,天天在社交媒体上晒着美美的照片,喊着要自我要独立,那都是正年轻给我们的勇气。
等到父母一点点老去,自己还是茕茕孑立,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再无羁绊,人到中年,日子将会拉长,枯燥且痛苦。
人终归是需要陪伴的生物,男女之间,自古就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
房价过高,男人骂女人骗房子,拎包入住。女人骂法律规定婚前买的房没有自己的份。
教育压力大费用高,女人骂男人丧偶式育儿,男人骂女人不知道赚钱辛苦没有钱怎么去支付高昂的教育费用。
生育压力大,女人骂男人没钱给不了生育后舒适的生活,自己还得去拼命工作,养娃工作一把抓。
男人骂女人不体谅自己,毕竟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收入养家属实困难,自己又不是富二代。
女性抱怨是男性压迫了自己的就业市场,因为就业单位都要男生,岗位都被男生抢走了,却无力指摘众多单位从未落实到位的产假保护政策。
高昂的房价、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个人压力,让每一个适龄青年都对婚姻的殿堂敬而远之。于是别有用心的人开始从中作梗,煽风点火,疯狂挑动男女对立,忽悠大家在各自战营里唇枪舌剑,互相嫌弃,不愿意结婚,更不愿意生孩子。
美丽国和霓虹国不断以宝岛为题挑起争议,如今我们有了《反分裂国家法》,你敢来犯我就能追究;年香港少数群体暴动,围攻警察,煽动陆港群众离心离德,今天黄之锋被捕入狱,“支联会”正式取缔。
国人的眼睛可能一时被蒙蔽,却不会永远失明。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男女性别对立的新闻并不会减少。
这一场场漫长却又见利就收的争吵,伤害的是每一个参与在其中的饮食男女。
真正的平权,是两性平等,而不是一方高高在上,是努力消除两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刻意制造新的矛盾。
我们想要追求安定美好、性别平等的生活,这条路不好走,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生活绝对不是互相打拳能带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