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视频丨出入量记不准记不全还麻烦四川

00:46

徐向优四川在线记者魏冯摄影报道

对急危重症、代谢紊乱、心脏、肾脏疾病患者来说,准确记录每日的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出入量,能有效评估其水、电解质平衡状况。对协助诊断、决定治疗方案起着关键作用。

但过去,计算基本靠人工,结果一旦不准,可能影响患者治疗。而在成医院(医院),儿童肾脏内科团队研发“智能化出入量记录系统”,历经三代升级,能智能高效输入数据,减少人工错误、保证准确性,已服务上千名患者,摘得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的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典型案例评比“卓越案例”、四川省护理学会年护理产、学、研创新学术会专利比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为什么要主动研发应用系统?应用推广情况如何?

现场

计算效率提升一倍将推广到29家医联体单位

10月20日,在医院儿童肾脏内科护士站,几名护士登录“智能化出入量记录系统”,依次点击患者床号与姓名,确认着患者当下的出入量情况。

护士正在使用“智能化出入量记录系统”徐向优摄

而过去,出入量的记录则要靠护士手工完成,在每个病房来回奔走、对每位患者依次询问,每日三次以上地对出入量进行登记、转抄、换算、统计,环节众多、耗时繁琐。

儿童肾脏内科团队应用“智能化出入量记录系统”后,形成患者随时记录上传、护士按时核查判断的新模式。“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也不会记重。”儿童肾脏内科一名住院患儿家属李女士说。

新系统上线,不仅收获患者家属好评,也是护士福音。“通过智慧系统,每次出入量记录最多花费5分钟,熟悉手机端操作的家属更能在1—2分钟内完成,效率比过去提升了一倍。”团队一名护士介绍。

医护人员正在教患者使用该系统徐向优摄

据成医院儿童肾脏内科护士长、智能化出入量记录系统团队负责人祝融介绍,该系统主要针对肾脏疾病、血液肿瘤、心脏疾病、电解质失衡、大手术、休克、大面积烧伤等需要记录出入量的患者,医院儿童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10余个科室投入使用,逐渐向全院普及,未来还将进一步推广到29家医联体单位。同时,科研小组针对新系统的应用还编写出入量记录的标准操作程序,医院提供使用指南。此外,该系统正在进行“国家发明专利”的审批,软件著作权也在申报中。

幕后

历时两年迭代三个版本可自动计算上千种食物含水量

实际临床工作中,采用人工统计、护理人员手动换算,环节多、耗时繁琐,在患者(家属)自行登记与护士转抄转录的过程中易出现误差,难以实时监测,无论是错记、漏记还是少记、多记,出入量结果一旦不准确可能影响护理人员对病人容量管理的判断,影响患者的治疗。医院儿童肾脏内科团队查阅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出入量护理记录单错误率高达67.72%。对省内14医院进行出入量记录方法调查,发现都是采用传统记录方法。

年,医院儿童肾脏内科护理团队牵头,联合信息部、营养科成立科研小组,打算开发一个应用系统解决出入量记录不便、耗时繁琐、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年12月,“固体食物含水量转化系统”(“智能化出入量记录系统”的1.0版本)投用,输入食物种类及重量即可自动生成含水量。其计算快、统计准确,固体食物参考表从30种扩充到种。

但该应用系统只能在电脑使用,护士仍需要每日三次以上地向患者(家属)统计饮入量和排泄量,并将其输到程序中,记录含水量结果,询问、转抄、录入、汇总出入量的流程并没得到简化。年4月,科研小组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cs/17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