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小暑似小寒,身边多了很多打喷嚏和咳嗽的人,别以为那一定就是受凉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过敏呢!今天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让我们来聊聊过敏。
年6月28日,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过敏反应。
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并不代表机体免疫力低下医院皮肤科潘卫利医师介绍说,通俗点说,过敏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出现了异常的反应。
这种反应首先表现在识别障碍。一些常见的过敏原,如环境、空气、食物中的某种蛋白质、化学物质,对大多数机体是无大害的,甚至有的还是有益的,但当它们进入过敏体质的人体,被体内的免疫系统当成了入侵的敌人,产生了超强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杀伤,引起了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就导致了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过敏原并非只存在于食物很多人认为过敏原只是存在于食物中,其实不然。过敏原广泛存在于环境、空气、食物中,而引起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如染发、化妆品、金属镍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食物中的鸡蛋、花生、牛奶、大豆、坚果、鱼虾、小麦、食物添加剂引起荨麻疹和湿疹、特应性皮炎,空气中的尘螨、花粉和真菌孢子是引起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皮肤过敏的三大杀器。
过敏不会传染,但会遗传美国《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刊登过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过敏症不仅会遗传,还有着两代之间“同性遗传”的特点。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过敏与免疫学系主任哈撒恩?阿沙德教授及其同事,对23年前出生的名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只有父亲有哮喘的情况下,男孩哮喘危险才会翻倍,而如果母亲患有哮喘,女儿哮喘危险会翻倍,但不会传给儿子。研究还发现,母亲患有湿疹,女儿湿疹危险会增加50%,湿疹父传子的几率也与此相当。
在我国,过敏遗传的特点虽然没有文献报道的隔代遗传这么鲜明,但是有过敏症的孩子,其父母有过敏疾病的病史者比比皆是。
除了基因遗传的特点外,还有基因突变引起的皮肤过敏。如特应性皮炎的患儿,普遍会有皮肤内丝聚蛋白基因的突变,从而导致皮肤屏障的破坏,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生活条件好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患过敏症据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里长大的青少年,相比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患各种过敏症。
据报道,美国国家统计中心保健卫生领域的研究人员统计称,最近10年间,美国患过敏性疾病的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食物过敏的病例增加了50%,而患过敏性湿疹的人数则提高了69%。在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研究领域中,有一个著名的“卫生学说”,“卫生学说”认为,在生命初期接触一定量的细菌和灰尘将会启动人体免疫系统,为今后抵御威胁做准备。支持这个理论的依据是,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大都市中高于城镇,而城镇高于乡村。
另外据美国亨利?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剖腹产婴儿对普通过敏原(如尘螨和宠物)的过敏几率是顺产婴儿的5倍。因为剖腹产婴儿没有经过产道,所以不能接触到母体产道和肠道的细菌,导致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
宝宝反复腹痛也有可能是过敏引起医院儿科医生阮仙利介绍,过敏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临床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候比较隐匿、往往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其他可表现为湿疹、寻麻疹,有的宝宝表现为腹泻、偶尔大便中有血丝,有的孩子老是鼻子痒、眼睛痒、打喷嚏、流鼻涕,有的则表现为长期的咳嗽、哮喘,严重的孩子甚至引起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宝宝在添加辅食的阶段,妈妈要观察宝宝接触到陌生的食物后是否出现一些不适,比如出皮疹、咳嗽、喘息等。
另外,新装修房子里的一些化学气味、毛绒玩具、小猫小狗等动物毛屑、家中的花草盆栽等等都可能是诱发孩子过敏的原因,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一旦明确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是减少过敏发作的最有效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在短时间内皮肤出现了大量的风团块、呼吸变得急促、心跳加剧,或者持续的腹部绞痛、呕吐、皮肤发紫、精神萎靡等等,都说明宝宝可能出现了严重的过敏症状,均需要立即就诊处理。
很多因素会诱发皮肤过敏与婴幼儿的皮肤过敏的诱发原因不同,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女性的过敏症常常是压力、内分泌紊乱、机体衰老、机能退化等因素有关。除此之外,紫外光过敏、药物过敏也会成为重要的过敏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户外活动增加,服药的频度和种类增加,这两类过敏呈明显增长趋势。紫外光过敏的特点是在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红斑、鳞屑、瘙痒等。一些慢性的紫外光过敏常导致局部皮肤增厚如皮革状。
药物过敏也是近年来增长比较快的过敏症。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焦虑药、精神类或抗癫痫药、治疗痛风的药物等,都是诱发药物过敏的常见药物。药物过敏有的在用药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生,有的在数天或数周后出现,还有的潜伏期甚至更长,在服药数月后发生,很难发现。
来源:健康浙江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