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华微学堂病例分析nbsp丙泊

丙泊酚为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但丙泊酚有抑制呼吸、循环系统和诱发荨麻疹等不良反应,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少见。现将我院应用丙泊酚致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例1.女,42岁,体重59kg。因上腹饱胀1个月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全身麻醉情况耐受力(ASA)Ⅰ级,无精神疾患,否认有药物过敏史,有食物过敏史。入手术室后穿刺贵要静脉建立静脉通路,监测血压/75mmHg,心率83/min,脉搏氧饱和度(SpO2)98%。

内窥镜面罩吸氧,以2~3mg/s静脉注射丙泊酚mg,给药后20s常规置入胃镜,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迅速拔出胃镜,血压下降至65/38mmHg,心率47/min,SpO%,立即分次静脉注射麻黄碱30mg,并予辅助呼吸,2分钟后血压上升至76/42mmHg,心率63/min,SpO%,此时患者面部潮红加重,眼睑水肿,前胸及双侧手臂出现大片荨麻疹并融合成片,呼吸困难加剧,继之出现全身荨麻疹。

结合患者有食物过敏史,考虑为丙泊酚致过敏性休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5mg,50%葡萄糖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快速补液ml,生命体征渐恢复正常,血压91~/63~82mmHg,心率72~91/min,SpO%~%,9分钟后患者面部潮红、呼吸困难消失,20分钟后荨麻疹逐渐消退,患者自觉良好。住院观察1天,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mg,10%葡萄糖酸钙10ml。

确诊为丙泊酚致过敏性休克。追问患者对鸡蛋、虾等食物过敏,其过敏症状为皮肤黏膜水肿、呼吸困难。2天后出院,随访3个月无后遗症。

例2.男,66岁,体重76kg。因反复左上腹痛2年行无痛胃镜检查。术前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X线胸透检查均正常。既往无药物过敏。血压/60mmHg,心率80/min,SpO%。

吸氧,以40mg/15s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注药过程中血压降至80/52mmHg,心率/min,SpO%,患者颈部及胸部出现大片红色荨麻疹,面色潮红。复测血压80/45mmHg,心率/min,SpO%,听诊双肺呼吸音略粗。

即予静脉注射麻黄碱15mg,血压升至/60mmHg,心率/min,继续静脉注射丙泊酚30mg/10s,血压又降至63/38mmHg,心率/min,确诊为丙泊酚致过敏性休克。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5mg,10%葡萄糖酸钙10ml,同时快速补液,约10分钟后血压回升至/80mmHg,心率/min,荨麻疹消退,未出现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周无不适症状。

2讨论

发病机制丙泊酚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静脉麻醉药物,是以10.0%豆油,1.2%卵磷脂和2.5%甘油作溶酶的1%水性等渗静脉注射乳液,含丙泊酚10mg/ml引发的过敏反应占全麻药过敏反应的66.7%。

其过敏机制不确切,许多学者认为是由其赋形剂诱发,其引发肥大细胞、嗜碱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慢反应物质、5-羟色胺和缓激肽等物质,出现类过敏反应症状,主要介导物质是组胺,症状表现与血液组胺浓度有关:组胺浓度≤1ng/ml时无症状,1~2ng/ml时仅有皮肤反应,3ng/ml时出现全身反应,ng/ml时出现严重全身反应,症状的轻重主要决定于组胺作用于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浓度。

也有学者报道丙泊酚不刺激组胺释放,其类过敏反应与脂乳剂无关。丙泊酚致过敏性休克发生在丙泊酚静脉诱导后30分钟之内,但严重的可在用药后1~5分钟内出现。

注意事项

本文例1有多种食物过敏史,其食物过敏的症状、体征与本次丙泊酚过敏的皮肤、黏膜症状一致,笔者认为丙泊酚与虾、鸡蛋等食物中含有相同的致敏原。例2首次静脉注射丙泊酚后即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随后再次用药又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进一步证实了丙泊酚诱发过敏性休克。

本文2例在出现荨麻疹的基础上伴有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及时予吸氧、升压和提高心率、抗过敏、补充血容量等治疗均成功获救。提示医务人员应警惕丙泊酚引发过敏反应,术前应仔细询问病人有否药物、食物过敏史;对鸡蛋和豆油过敏者,禁用丙泊酚;对其他食物过敏者亦应慎用,检查前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设备,防止发生意外。(来源:麻醉医学界)









































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zz/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