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吃两颗药,男子全身溃烂,药物过敏真的这

吃两颗感冒药导致全身皮肤溃烂?这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发生在了扬州小伙小辉(化名)身上。目前,小辉全身皮肤溃烂,血液、内脏感染,医院已在7月29日下达病危通知书。

在出院记录上写着,小辉属于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罪魁祸首,可能是之前小辉用的两颗感冒药。药物过敏真的有这么可怕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听听权威专家为你详细解读。

解读专家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

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宫丽丽

南方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汪燕

男子病危,药物过敏所致?

小辉母亲称,五月底的时候儿子感冒受凉,还有点发烧。当时小辉宿舍一位好心同学就把自己的感冒药拿给他服用。服用之后不久,小辉就出现了红肿、水疱等反应。

医院给出的出院记录上写着,小辉属于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罪魁祸首可能是之前服用的两颗感冒药。

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朱晓芳解释,简单地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是由于药物过敏反应造成的一系列病症,主要和患者个人体质相关,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非常罕见,致死率非常高。

据小辉家人介绍,他是最开始身上出现红点后入院治疗的,但病情一再加重,皮肤先是出现红疹、水疱,继而开始溃烂。目前,小辉全身皮肤都发生溃烂,血液、内脏感染,医院已经下达病危通知书。

药物过敏有哪些表现

药物过敏,也叫药物变态反应,是一类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出现休克或者死亡。

药物热

由药物过敏所致的发热称为药物热,常是药物过敏的最早表现。药物热与一般感染性发热不同,如果是首次用药,发热可能是在用药后10天左右发生;如果是再次用药,则由于人体已被“致敏”,发热可迅速发生。

药物热一般是持续高热,达39摄氏度甚至40摄氏度以上。采用各种退热措施效果都不好;停用致敏药物,即使不采取抗过敏治疗,体温也可能自行下降。

药物疹

一般紧跟药物热发生,也可先于药物热发生。皮疹可有多种形态,如麻疹样、猩红热样、湿疹样、荨麻疹样、紫癜样、疱疹样等。

血清样病变

血清病通常在首次应用血清制剂约10天发生,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瘤、肝脾肿大等。

全身性损害

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可引起全身性损害,如过敏姓休克等;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为血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呼吸系统损害表现为鼻炎、哮喘、肺泡炎等;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肝损害表现为黄疸、胆汁淤积、肝坏死等;肾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偏头痛、癫痫、脑炎等。

没有过敏史为啥还过敏

李鼎华不解,为什么儿子会突然患上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因为儿子在这次患病之前也生过病,也吃过感冒药,并没有出现过对药物过敏的情况。

据专家说,这是一种误区。一般情况下,药物过敏是在首次使用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再次服药时,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激发免疫应答,从而导致过敏反应。

因此,很多药物过敏是在第二次使用该药时发生。此外,同样的药品可能因为厂家、批号、生产工艺、质量层次的不同而导致里面所含的杂质不同,因而过敏反应发生率也不同。

小辉吃同学给的药物之前,对具体成分、生产厂家、批号、质量等都不了解,更无法与之前所吃感冒类药物进行对比,如今出现如此严重的过敏反应也不足为奇。

药物过敏,误区还有很多

“以前不过敏,今后就不会过敏”这是最常见的药物过敏误区,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最常见的误区:

1)过敏一定是在用药当时就发生的

药物过敏氛围速发型和迟发型,速发型一般在用药后马上发生,而迟发型则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2)中药不会引起过敏

中药成分复杂,制备工艺有所区别,其含有的蛋白质、淀粉、鞣质、色素等都可能引起过敏。

3)药物过敏只有皮肤症状

常见的药物过敏症状是皮肤潮红、皮疹、瘙痒。另外,药物过敏还可能导致发热、哮喘、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还可能造成肝肾器官的损害等。

4)吃很多药才可能过敏

药物过敏与剂量无关,敏感的患者可能只闻到青霉素的气味就引发过敏姓休克了。

5)只有口服才可能有过敏反应

除了口服或注射,其他途径用药也会造成过敏,比如软膏、雾化吸入等。所以如果以前对某种药物成分过敏的,应该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6)抗过敏药不会引起过敏

当抗过敏药只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一重要环节或化学介质的释放,但不能阻断全过程的时候,过敏反应仍然发生。常见的抗过敏药物如非那根、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均可能引起用药者的过敏。

过敏了别光知道停药呀

很多人还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过敏之后停药就可以,其实这只是过敏之后的第一步处理措施。在过敏后应该马上停药,同时还应该加强观察,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处理。

轻微过敏就多喝水,加速药物排除体内;如果停药之后症状并没有好转或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就应该立即就医、对症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做好五点,预防药物过敏

1)遵医嘱和说明书用药

不要滥用药,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在内的抗生素,消炎解热镇痛药都可能引起药物过敏反应。

2)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用药期间及用药后一段时间若出现发烧、皮疹、瘙痒、恶心、胸闷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3)记录以往的过敏反应

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应该在批示结果阴性的情况下使用,若有某种药物的过敏史,应该记录下来,并在就诊前主动告知医生。

4)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反应

对此种药物过敏,可能会对同类的其他药物也过敏。

5)尽量少输液

输液好得快是一个较为普遍的误区。静脉给药出现过敏反应的风险也是明显高于口服用药,近年来出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很多都与过敏反应有关。

(原文:健康时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zz/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