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岁宝宝被老师喂药超10倍,医院下病危通

太可怕了!

你家孩子在上幼儿园吗?

廊坊的家长请注意!!

11月16日,四川绵阳一幼儿园老师用超10倍剂量的药喂孩子,本该服用3.5ml药,老师却喂他35ml,导致宝宝中毒,医院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

该新闻一出

数万名网友参与评论转发↓↓↓

难道这又是一起黑心老师虐待小孩的事件咩?毕竟宝宝们都是祖国花朵,各位家长和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

然而,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网友们都炸了。

▲医院病危通知书

16日,一篇“绵阳安州区实验幼儿园两岁多幼儿被老师超10倍剂量服药”的文章在网上被疯传,帖子称该幼儿园老师受小朋友杨杨(化名)家长委托喂药,结果错把3.5ml的剂量喂成了35ml,导致孩子呕吐病重...

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跟踪调查,悲剧的起因竟是这样……

孩子在幼儿园服药家长:老师喂错致中毒

绵阳的3岁宝宝杨杨前段时间感冒了,一直在服药。15日上午,杨杨奶奶送她上学时,带去了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委托老师喂药。当天下午,杨杨的妈妈来接孩子放学时,发现娃娃脸色不对,便向班主任询问情况。

杨杨的妈妈找到生活老师取回药,发现73毫升装的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只剩下20毫升了。她立即把杨杨医院挂急诊检查,发现杨杨心率高达(正常人心率是-),主治医生诊断为药物中毒,需要马上洗胃。

后来,杨杨妈妈联系到幼儿园生活老师,得知下午3点40分,生活老师蒋阿姨给杨杨喂了35毫升药,孩子4点30分就吐了。

▲图为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80ml

记者调查:家长错把3.5ml写成35ml

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17日,安州区实验幼儿园以及当地教育局回应,老师确实给孩子喂了35毫升,但是,是家长自己亲手写的35毫升。

喂药的生活老师蒋阿姨说,“孩子奶奶来送的孩子,拿药给我们时说喂35毫升,当时我就说是不是太多了,她回答说‘孩子妈妈写了的’,并从药瓶中拿出了一张白纸写的纸条,明确写了35毫升。随后,她自己在服药登记表上也写的35毫升。”

园长张小帆拿出了《受家长委托幼儿在园服药情况登记表》,以及孩子家长夹在药瓶中的字条。

“孩子生病需要带药到幼儿园,我们都要求家长亲自在服药情况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包括日期、孩子姓名、药品名称、用量,以及家长签字等。”张小帆说,老师在喂药时,还专门找另外一名老师来将字条和登记表进行对比,确认了就是35毫升,“而且孩子奶奶在送药时,老师询问后也得到肯定的回答。”

家长质疑:老师缺乏常识和责任心

记者采访时,杨杨的母亲坚称自己绝对是写的3.5毫升。孩子的奶奶也表示,她在登记表上写的是3.5毫升。

然而,记者将字条和登记表的照片拿给她们辨认后,她们承认写错了。不过,杨杨妈妈却表示,就算自己写错了,老师们也缺乏基本的常识,缺乏责任心。“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服用35毫升,他们为什么就不给家长打电话核实?”孩子的爸爸称。

幼儿园委屈:我们又不是医生

对此,张小帆觉得有些委屈:学校的老师不是专业医生,不可能对药物剂量做到非常熟悉。况且,也是按照家长纸条上的要求在操作。

安州区教育局的调查情况通报中称,杨杨母亲接孩子放学时,老师还问了是不是35毫升,杨杨母亲先确认,但迟疑之后又说“好象是3.5ml,我忘了,有没有啥影响?”蒋阿姨说:“我也不清楚,医院找医生问哈。”

目前,杨杨病情现在基本稳定,正在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图为杨杨在医院救治

那么,

幼儿园有没有义务给生病的孩子喂药?

其他幼儿园又是如何做的呢?

对此,记者对成都有关部门进行了走访...

教育部门:拟让家长自己到幼儿园喂药

绵阳安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幼儿园是没有义务给孩子喂药的,老师也不是专业的医生和护士。首先,孩子生病,可以考虑让孩子在家休息,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其次,“我们拟让生病孩子的家长,不要再带药到幼儿园,或者在给孩子喂药的时间段,自己到幼儿园给孩子喂药。”

成都市教育局

在年,卫生部门出台过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对带药服药有规范要求。早在年4月,成都市金牛区、武侯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幼儿园带药服药管理的通知”,规定了只能带、喂处方类药品并且需由保健医生负责等相关要求。

其他幼儿园做法

绵阳市实验幼儿园负责人介绍,对于给生病带药的孩子喂药,首先是家长先将药交给专门的生活老师,口头交接用法用量,然后,家长在服药情况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成都市第二十一幼儿园,教师刘薇娜说,对确有喂药需要的儿童,家长必须和幼儿园做好委托确认,医院出具的处方,一般药店销售的非处方药或保健品等不得代喂。

金牛区光荣音乐幼儿园和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需要服药的孩子可由家长接回,服药后再返园,如果孩子不舒服,园内医生会先初步诊断,并立即通知家长。

新闻出来后,网友的评论瞬间炸了!在媒体发起的微博投票中,目前有4万人参与,83.5%的人认为责任在家长。

但也有网友表示:幼儿园应该再确认一下,并且承担相应责任。

网友评论:

子灌最爱巧克力奶茶:家长自己都没责任心还怪老师。

天方夜_俊:家长要点脸好么?你要觉得幼儿园缺乏责任心和基本常识就自己带孩子呗,全世界就你最专业。

煤酋:家长这口锅丢得真心没有技术含量,要是老师什么都知道了那就是医生了而不是老师。

诗翁彼豆-:这跟动物园被老虎吃的事情听起来有点像诶。自己错还怪别人。

无聊在这儿说说话:孩子生病需要吃药,我一般都会让孩子在家休息,等停药再去。我们之前在上海的幼儿园,如果需要让幼儿园保健老师帮忙喂药,医院开的处方,否则幼儿园拒绝喂药。这种规定其实挺好的。

追风红叶sdd:其实,老师怀疑的话可以向家长再确认一下。

8楼:孩子在幼儿园出事的,幼儿园也应该承担责任和相应的赔偿!

儿童用药的八大误区01

预防性用药

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个别家长过于相信广告宣传和药品价格优惠的诱导,盲目给孩子服用药物以作预防。

02

超剂量用药

多数家长对药学知识了解不多,随便让儿童超剂量用药,从而造成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

03

擅自用抗生素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感冒发烧,便盲目使用抗生素,会造成:

毒性反应:如滥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造成耳聋。

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可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磺胺类引起过敏性皮疹。

二重感染:其中以鹅口疮及真菌性肠炎为多见,其难用药物控制。

04

滥用退烧药

有些退烧药对儿童的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且急于减缓患儿病情,儿童发烧时便随意使用退烧药,引起儿童虚脱、休克。

05

乱用止泻药

儿童腹泻发病率较高,治疗应根据脱水、电解质紊乱程度适当给予液体疗法、饮食疗法及控制感染等措施。但有些家长不加选择地乱用止泻药,用后腹泻虽然减轻,但因肠道的吸收而使毒素增加,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状。

06

使用成人药物

有些家长会给患儿吃一些成人用的抗生素药、感冒药之类,虽然剂量减半,但这是不妥的。因为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药物解毒的酶系统、代谢系统均未发育成熟,许多药物对儿童不宜。例如氟哌酸可以引起儿童关节病变,影响其生长发育;感冒通中的有效成分双氯芬酸对肾有损害,并可引起急性血小板减少。

07

随意改变药物剂型

有的家长常把成人用的胶囊内容物倒出来喂儿童,或把针剂改为口服,给患儿服用。这样随意改变药物原有剂型,减少了药物的作用,增加了药品的毒副作用,有的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08

滥补营养品

一些家长长期给孩子服用钙剂,造成骨骼的过早钙化,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更甚者给予大量营养补品,却不知道这些营养品中有的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类激素物质,用之过多会造成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形成早熟或影响发育。有的家长把维生素视为营养药物而不加限制地使用,这样容易导致维生素中毒,应以食物中的维生素为最佳选择。

 

快,廊坊的家长们请记住这些用药误区

为了家里宝宝的健康

扩散吧!

来源成都商报人民日报微博半岛都市报

新媒体编辑闫玮贾明蕾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zz/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