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欧洲《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和院内早期处理共识》(以下简称“新共识”)公布,该共识由欧洲心脏学会(ESC)、心力衰竭委员会(HFA)、欧洲急诊学会和理论急诊医学会联合制定,新共识特别强调了“及时治疗”的理念,并将该理念贯穿新共识始终。现小编对其做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一、定义及流行病学新共识中,AHF定义为: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症状急性发作或加重,并伴有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升高。与以往相比,该定义强调了脑利钠肽的价值。
流行病学方面,新共识通过分析以往大型研究中AHF临床特点指出,与住院患者比较,急诊或院前AHF的特点在于,绝大多数患者的血压正常或升高,伴有肺淤血症状和体征,而不是低心输出量。
二、院前诊疗策略新共识指出,研究表明,尽早接受治疗会有更多的潜在获益。AHF患者在院前阶段,可以从如下方面获益:
1、尽早进行无创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及连续心电监测等;
2、根据临床情况决定是否氧疗,若血氧饱和度<90%,常规氧疗;
3、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无创通气,即使诊断不明确,因为这种措施可以降低气管插管几率,并且改善近期预后;
4、对院前无创通气方式而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更具有可操作性,因其操作更为简单,所需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支持也相对较低;
5、根据血压和/或充血的程度决定是否应用药物血管扩张剂和/或利尿剂(如呋塞米);
6、应尽快转运患者至最近的有心血管病房和/或CCU/ICU的医院。
上述推荐措施突出了欧洲专家在AHF诊治理念上,越来越强调“急救战线前移”,突出“及时治疗”。
三、急诊诊疗策略1、急诊评估
(1)初始评估
关键的第一步是判断心肺状态,根据呼吸困难程度、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心脏节律。可以利用“严重程度评分”进行初始评估,评估为高危的患者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即应尽快开始抢救。显然,新共识再次强调了“及时治疗”的理念。
(2)心电图
在AHF患者中,心电图经常异常,且无特异性的临床价值,但是必须排除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3)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浆脑利钠肽(BNP、NT-proBNP或者MR-ProANP)水平,把AHF从非心源性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鉴别开来。
(4)胸部X线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在评估AHF伴有肺静脉充血、胸腔积液、以及间质水肿或者肺泡水肿时是最特异的指示指标。
(5)床旁超声检查
即时的超声检查在绝大多数病例的初始评估中并不需要,除非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急诊治疗
(1)氧疗和机械通气支持
SpO2低于90%时应考虑氧疗,出现呼吸窘迫的患者建议尽早给予无创机械通气。
(2)利尿剂
所有AHF患者,均可以考虑静脉给予20~40mg呋塞米作为初始治疗。
(3)血管扩张剂
静脉血管扩张剂是AHF患者第二位常用药物。目前达成的共识是,收缩压正常或轻度升高(≥mmHg)时,可静脉给予血管扩张剂作为初始的对症治疗,亦可选择舌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收缩压低于mmHg时则不推荐使用。
(4)慎用药物
除心源性休克之外,AHF不推荐常规使用阿片类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或血管收缩药物作用有限(心源性休克除外),仅适用于虽血容量充足但仍有持续性低灌注状态的患者;当收缩压>mmHg时不推荐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合并心房纤颤时,推荐可静脉给予强心苷类药物快速控制心室率。
(5)循证口服药物治疗
对于因慢性心衰失代偿而出现AHF的患者,应尽力维持改善患者病情的循证口服药物治疗,除非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85mmHg;心率<50次/min),高钾血症(血钾>5.5mmol/L)或严重肾功能损害。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除心源性休克外的AHF患者可安全地继续应用。
本文由医道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参考资料1.年欧洲《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和院内早期处理共识》解读.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