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脏性猝死发生,那么,到底什么是心脏性猝死?而这可怕的疾病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心脏性猝死的科学定义是心脏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发生的、以突发性意识丧失为前驱症状的意外性自然死亡,这里的短时间一般认为是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以内。心脏性猝死常发生于院外或急诊室,存活率仅为1-20%。在30岁以上人群中,年龄越大,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越高,而男性的发病率更高,为女性的2-3倍。尸检证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大约占75%。并且,20%的心脏性猝死患者有近期心肌梗死的证据,70%的患者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证据。具体来说,又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一、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斑块破裂、继发性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或者急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破裂而导致心脏性猝死。这些患者中多数因为无症状而不知道自己患有冠心病,危险性极高。二、当反复发生冠状动脉不完全闭塞或短时间闭塞,也易导致心脏性猝死。这是在冠状动脉痉挛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基础上出现新发缺血而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三、发生于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心室扩大,严重影响心功能,容易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脏性猝死。此外,心脏性猝死还有一些常见诱因,比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高热、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
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提示我们,积极、科学的防治冠心病,避免心脏性猝死的诱因,可以有效的减少这一死亡率极高的危险病症。
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根治白癜风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