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怕这些偏方可能致命

  民间有很多偏方用于治病或救急,有些偏方有用,有些偏方不仅没用,甚至还可能带来危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偏方看似有用,实则危险?

刺脚趾血——中风急救

危险系数:★★★★★

  这样的偏方非常有迷惑性:滴血救命有三法:

1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马上取缝衣针将患者双耳垂最下点刺破,各挤出一滴血,病人马上治愈,而且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2 心脏病猝死发生后,马上脱掉患者袜子,用缝衣针分别刺其十个脚趾尖,各挤出一滴血,不等挤完十个脚趾尖,病人即清醒过来。

3 不管哮喘还是急性喉炎等,发现病人出不来气,憋得脸红脖子粗,赶紧用缝衣针刺破其鼻尖,挤出两滴黑血即愈。

  这些所谓的小偏方都不靠谱!

  可以确定,从西医角度,这几条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如果在中医经脉学上有理论依据,各医院早就普及了。

  医生坚决反对患者尝试这三种放血疗法!首先,这会延误正规抢救的时间;其次,这种创伤性的方法自己不可能达到无菌环境,可能会造成感染,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致死——女孩子刺耳洞,因局部感染导致颅内感染,进而引发全身感染,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正确方法

  尽量让病人原地平卧,松解病人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把头转向一边,清除口鼻腔内的呕吐物,采取压额抬颌法打开气道,有条件的话给病人吸氧;尽快拨打。观察病人呼吸、脉搏、神志变化,一旦发现呼吸心跳停止,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一个心脏骤停的患者,只有在最初四分钟内得到及时有效的复苏,才能最有可能获得生存机会。四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千万不要浪费在找针、刺血上!

吃何首乌——据说可黑发

危险系数:★★★★☆

  多年来大家都对何首乌的黑发功效深信不疑,可是何首乌吃多会中毒,你知道吗!

  民间常用酒蒸首乌、首乌炖鸡进补。但是,何首乌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大黄酚,这种衍生物,过量服用会出现肝脏损害和刺激肠道充血,重者可出现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躁动不安、抽搐,甚至发生呼吸麻痹。

  去年12月中新网报道,成都一男子买来白酒浸泡何首乌,每日一饮,结果一个月后头发没变黑反而发觉双眼珠巩膜变黄,全身乏力,皮肤发黄。接诊医生表示,病人如果再晚来,随时都有因肝脏衰竭而死亡。

  何首乌完全不能用吗?也不是,但用多少,用多久,怎么用,都得听医生的。医院药房一般用的都是处理过的制首乌,毒性比生何首乌要小。

正确方法

凉血中药

  患“少白头”一般都有家族史,父母一方头发早白,或平时容易焦虑,情绪波动,爱操心。中医常辨证为血热或血虚受风。中药可服用一些凉血、养血疏风之剂,医院去就诊,由医生对症下药,长期服用,会有效果。

喝醋吞饭团——鱼刺卡喉

危险系数:★★★★☆

  吃鱼被鱼刺卡住,这样的事情许多人碰到过。很多人听来的方法就是喝醋,想着把鱼刺泡软了;或者吞饭团,把鱼刺咽下去。殊不知,这两种方法不仅不管用,还很危险。

  鱼刺本来卡在喉咙部位可以轻易取出,吞食了饭团或馒头后,可能会导致其陷到肉里,刺伤喉咙,这时取刺将更加困难。更危险的是有些鱼刺会被带入食道,而食道紧贴着大动脉和气管,如果鱼刺扎破食道,扎入大动脉引起大出血或扎破气管引起感染,都可能危及当事人的性命。

  对于想通过喝醋软化鱼刺的办法,基本上起不到软化鱼刺的效果,即使能够软化,也要很久很久很久才能把鱼刺全都软化完。喝醋时醋液在喉咙只能停留几秒钟就进入到胃部,反而会导致胃部不适,甚至烧伤咽喉和食道粘膜。

正确方法

咳嗽呕吐

  发现刺卡了,赶紧用力咳嗽,如不见效再用手指刺激舌根部,通过呕吐把鱼刺冲出来。还可用纱布、薄棉布裹住食指,擦拭上腭,将鱼刺取出。如果这些方法还不奏效,医院,花几十元大夫就可以轻轻帮你夹出来了。

藿香正气水抹肚脐——据说退烧

危险系数:★★★☆☆

  有网帖称:用棉球蘸满藿香正气水放入肚脐后,半小时体温降至38.5度,一个小时后降至38度,早起后恢复正常。并称“此方法适用上至80岁老人下至7个月婴儿”。

  藿香正气水治疗发烧可能是利用其含有的45%-50%酒精即乙醇的散热降温作用,但并不主张此方法用于小孩,会对小孩的皮肤产生刺激,可能会引起过敏性皮炎或过敏性休克。

  特别提示,藿香正气水敷肚脐退烧不靠谱,酒精含量高的白酒退烧更可怕。酒精挥发时能迅速带走热量,确实能起到降温作用,但是小孩子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通过皮肤进入孩子的血液,孩子就像“喝醉”了。大量酒精进入血液,就会造成脑及脑膜充血水肿,致使孩子因呼吸麻痹、重度缺氧而死亡。

正确方法

靠谱:物理退烧

  38.5°是用药的临界点,还没到这个临界值最好先用物理退烧。

  0~1岁儿童——温水擦浴:38℃以下的低热可用温水擦浴,擦洗孩子的四肢、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利于降温。也可采用额头贴敷退热贴或凉毛巾等降温,多饮温开水。高热不退时不可“捂汗”。

  1岁以上儿童——捏脊刮痧:推拿捏脊,就是从孩子的尾椎骨的位置到第七颈椎的大椎穴处,挰起表层皮肤,像搓擀面杖一样由下至上推捏,六遍即可。同样部位刮痧也可,由颈部往脊椎方向刮,力度不宜太大,因为小孩的耐受力比较小。(低头摸到的颈椎突起的最高处便是第七颈椎,突下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风湿骨病网专家建议,尽快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涂痔疮膏——治黑眼圈

危险系数:★★☆☆☆

  这也是流传已久的美容小偏方了。痔疮膏属外用药,其中确含有麝香、冰片等活血化淤的成分,但人的眼部皮肤特别敏感,若当眼霜用,会长期刺激眼部附近的黏膜,易引发接触性皮炎或脂肪球堆积。

  如用痔疮膏对付黑眼圈,还可能导致色素沉着,局部沉积,加重黑眼圈,而且其气味刺激,还可能导致结膜炎等眼部疾病,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正确方法

熟鸡蛋法

  早上刚煮熟的鸡蛋很烫没法下嘴,正好可以去壳后用保鲜膜包好,用来按摩眼睛周围的皮肤,吃和美容一举两得。

  另外,去黑眼圈,一定要保证足够睡眠。睡眠不足会让血液循环减速,眼部下方的肌肤颜色自然也就会变得暗沉。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黑眼圈。

流鼻血时——仰头举手

危险系数:★★☆☆☆

  或许小时候长辈就教过你,流鼻血时,把头往后仰,举起手来,哪个鼻孔出血就举哪一边的手(亦有说举另一侧手)。

  专家提醒,孩子流鼻血时,千万别让他仰头!

  实际在这个姿势,不仅没有止血,还会将血液吞咽到食道和胃肠,刺激胃肠黏膜。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入气管及肺内,堵塞气道,导致危险!

  至于抬手,手臂与鼻子不是在一条血管上,这样做只是“多此一举”。

正确做法

捏紧患侧鼻翼

  当孩子流鼻血时,应该让他坐下,头略向前倾,然后用冷毛巾敷在头部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止血,或者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然后捏紧患侧鼻翼。

治疗风湿骨病时,你用过什么偏方吗?加风湿骨病专家       -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价格是不是很高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zz/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