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注后突然头晕胸闷,晕针还是过敏反应

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80.html

患者肌肉注射后突发不适,晕针?过敏反应?

案例

某接种门诊,年12月7日9:28,患者吴某,女,38岁,在上臂三角肌接种乙肝疫苗20ug(CHO),接种后20分钟,患者出现头晕、胸闷、恶心,继之呼吸急促全身麻木,无力,神志清醒,测血压90/70mmHg,立即平卧,吸氧,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并推送至急诊科继续留观,给予吸氧、监护,床旁心电图,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扑尔敏针10mg肌注,好转后测血压/80mmHg,12:40好转离院。

两天后回访,患者诉症状消失,精神佳,饮食及睡眠正常。

分析

案例中这名患者,并不是第一次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注射,这次出现不良反应,是第二次肌注的时候出现的。第一次注射,患者并未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当日,患者注射时,是饭后两小时过来注射的,亦不是空腹注射。

在接种门诊,患者刚开始出现不舒服的时候,护士安排其坐下来休息、观察,后来,见其症状不缓解,且有加重的趋势,接种部门这才向急诊科求援,用轮椅把患者推至急诊室,安排到急诊留观室。继续检查、用药、监护、观察,患者经过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后好转离院。

应对

1.体位摆放患者注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头晕、胸闷,血压下降,如果有条件,第一反应,是立即让患者处于平卧体位,以改善心脑氧供。

2.氧气供应立即给予吸氧,改善患者缺氧症状。最起码,吸氧措施对病人来说,是个心理安慰。

3.对症治疗患者出现什么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这是现场应对的法宝。上述病例,考虑为患者对乙肝疫苗过敏反应所致,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扑尔敏肌注等对症治疗。

4.心理疏导患者后来出现呼吸急促、全身麻木、无力,很大程度上有紧张、恐惧有关。医护人员要跟进心理护理,及时疏导患者的紧张与不安。

感悟

1.完善设备接种门诊也有接种不良反应者,必要的救治条件还是要有的,如病床,供氧装置、抢救车等。

2.跟进救治必要的救护措施,如吸氧、静脉输液、心电监护,都要及时跟进,也是缓解患者病情、紧张的必要措施。

3.安抚情绪患者的紧张情绪,医护人员都看出来了。患者很多症状的出现,如呼吸急促,麻木,除了与药物反应有关,也与情绪紧张脱不了干系。

鉴别诊断:晕针反应还是过敏反应?

这是个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临床现实命题。

让我们先来看看晕针和过敏反应的前世今生。

■晕针

晕针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与短暂性脑供血障碍相关。表现为迷走神经亢进综合症:由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内脏血管扩张,出现心跳缓慢和心肌收缩无力,造成脑供血不足所致。多见于年轻、体弱的女性,由于注射时恐惧、空腹、出血、焦虑、剧痛、闷热、情绪紧张、通气不良、疲乏、体位突然改变等引起。

临床表现

晕针常有短时前驱症状,表现为头晕,继之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心率减慢,血压正常或偏低(严重者可以有明显血压降低),多持续5~10分钟自行恢复,可有头痛、乏力等症状。它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的意识丧失。

主要临床症状是血管阻力下降的循环系统障碍和脑部供血不足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很少有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呼吸道症状,更不会出现血清病以及皮肤过敏反应等。

救治

晕针反应呈一过性,一般5~10分钟能自行恢复,继续用药不再发生反应。病人一旦发生晕针,一般无需用药,将病人抬到空气流通处或吸氧,使其平卧,并将患者下肢稍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数分钟后即可缓解。但对有心脏病的病人,则需加强监护,以防不测。

■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诱导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活性介质作用于靶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起病突然,约半数患者在接受抗原5分钟内即出现症状,半小时后发生者占10%。最常受累的是皮肤、呼吸、心血管系统,其次是胃肠道和泌尿系统。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如胸闷、喉头堵塞及呼吸困难且不断加重;

循环系统表现:晕厥感,面色苍白或发绀,烦躁不安,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后期可出现意识不清、昏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其他:血清病以及皮肤过敏反应等。

救治

病人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抗过敏治疗。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需分秒必争,按照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就地抢救。

■晕针反应与过敏反应如何鉴别?

晕针与过敏反应从临床表现上较难区分,都可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欲吐、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晕针易误诊为过敏性休克。

询问病史:有无晕针史或过敏史。

用药史:有无用药史。

药物是否具有致敏性:药物有致敏性,首先考虑过敏反应。

注射前患者有无紧张、恐惧、饥饿、疲劳,如有易致晕针。

血压评估:晕针一般血压正常或稍低(极少数严重者可明显降低)。而过敏性休克则血压明显降低。

发生时间:晕针在注射的即刻或1~2分钟内发生,恢复较快。过敏反应则很少即时发生,发生时间上比晕针要稍微长一点,甚至可在注射后数小时发生,病情逐渐加重。

皮肤情况:是否有皮疹?若有皮疹出现,高度怀疑过敏反应。

看皮试结果:晕针-皮试阴性,过敏-皮试阳性。

结论

患者为青年女性,非空腹注射,既往有药史,综合患者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呼吸道症状等),缓解较慢,及抗过敏治疗有效,最后诊断:过敏反应。

本文首发:基层卫生健康

本文作者:纳洛酮

责任编辑:孙雪娇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wm.com/xkyf/11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